招生就业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 正文

2023年毕业生就业信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3-20 浏览次数:

 

生命科学学院

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一、学院基本情况

 生命科学学院是一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点的骨干学院。现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省内二本招生)、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园林、风景园林、园艺、动物医学(省内二本招生)、动物科学和应用化学9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并建有省级食品科学重点学科和省级高校食品科学名师工作室。动物医学专业为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教师6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3%。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获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1项,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省说课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现有在校本科生1295人。各专业毕业生考研率逐年增高,年均考研率达28%。

学院各专业在校内均建立了比较先进配套的专业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实训场所。学院与省内外多家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奠定了双向选择的良好环境。 

 

(一)2021届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1.学科专业分布

2023届毕业生共322人,其中生物工程专业39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8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4人,风景园林专业29人,园艺专业18,人,园林专业20人,动物科学22人,动物医学84人,应用化学专业58人。

2.生源地结构

毕业生生源主要来源于吉林省108人,河南省59人,河北省24人,辽宁省14人,浙江省24人,甘肃省3人,内蒙古1人,黑龙江省14人,,湖南省3人,湖1福建省4人,安徽省14人,北京市3人,广东省7人,广西省1人,四川省5人,海南省8人,山东省6人,山西省1人,江苏省 19人,宁夏3人。


3.性别结构

毕业生共计322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202人,男生占37.26%,女生占62.73%;动物科学专业22人,男生10人,女生12人;动物医学专业84人,男生30人,女生54人;生物工程专业39人,男生20人,女生19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8人,男生3人,女生19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4人,男生6人,女生28人;应用化学专业58人,男生29人,女生29人;风景园林专业29人,男生6人,女生23人;园艺专业18人,男生6人,女生12人。


4.民族分布

毕业生共322人,其中汉族304人,朝鲜族1人、布依族1人、达吾尔族1人、回族1人、满族8人、蒙古族2人、土家族2人、壮族1人。


二、毕业就业状况及相关分析

(一)2023毕业生就业率及相关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我们对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签约率和就业趋势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2023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和科学就业观念,以服务学生就业工作为宗旨,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切实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强化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截止20238月31日我院就业率达到了93.79%。

1. 整体就业率

我院322名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91人,出国、出境0人,自主创业5人,其他226人中有202人与就业单位签署了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等就业证明材料,24人未就业,截止20238月31日我院就业率达到了93.79%。

2.各专业就业率统计

按专业分,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39人,考取研究生9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25人签劳动合同就业2人,自由职业3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18人,考取研究生6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10人,应征入伍1人,出国深造0人,自由职业1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34人,考取研究生7人,与企业签就业协议25人,出国深造0人,自由职业1人,自主创业1人,应征入伍0人;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29人,考取研究生5人,与企业签就业协议13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人, 自主创业4人,自由职业6人;园林专业毕业生20人,考取研究生4人,与企业签就业协议16人;园艺专业毕业生18人,考取研究生6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11人,应征入伍0人,自由职业0人,签劳动合同就业1人,自主创业0人;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58人,考取研究生20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33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0人,自主创业0人自由职业5人;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22人,考取研究生17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5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0人,自由职业0人,自主创业0人;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84人,考取研究生17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57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3人,自由职业7人,自主创业0人,应征入伍0人。

 

3.省内、省外生源就业率

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大多为自己的生源地,其中吉林省102人,河南省18人,浙江省13人,河北省8人,北京市4人,黑龙江6人,辽宁省6人,安徽4人,福建省1人,甘肃省1人,内蒙古1,上海6人,广东省10人,海南省7人,江苏省8人,山东省5,湖南省1人,新疆4人,天津市9人,四川2人。

4.未就业生统计

截止到20238月31日,还有23人未就业,按照专业分,生物工程专业未就业的3其中1人在求职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1人,其中1人在求职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就业1人,其中1人待就业(拟参加公招考试);风景园林专业6就业其中1人在求职中,5人待就业(拟报考研究生);动物医学专业就业7人,其中2人待就业(拟参加公招考试),3人不就业拟报考研究生。其他专业未就业未就业5人均拟参加公招考试。

(二)就业结构及相关分析

在就业的毕业生中,吉林、浙江河南、江苏、广东、北京天津分布的较多,海南、内蒙、上海次之,这主要跟学生的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很多省外学生在就业时喜欢选择回到自己的生源地去就业或者离家近一点的地方。

其次,我院毕业生在非国有企业就业的有277名,比例达86,13%,到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的人数相对较少,这与我们院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有关。我们培养的是农科为主,就业面向就是企业,虽然毕业生在非国有企业就业,但毕业生的满意度、稳定率和薪酬待遇都普遍较高。也很大程度说明了我院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人才培养方向是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

1.就业结构

在我院留省就业102人中,102名毕业生步入工作,其中有2.0%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工作,有95.13%的毕业生在其他企业工作,有3.33%的毕业生在其他单位或机关工作。

今年我院322名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91名,考取的学校吉林大学3人,四川农业大学2人,延边大学1人,东北农业大学2人,吉林农业大学36人,其他大学47人。

2.流向分布

留省就业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都向往在城市工作,但也有少数的毕业生因为个人原因或对家乡的热爱而留在乡村。在我院本届毕业生中,有48.34%的毕业生留在吉林省包括升学,102人选择留省就业

3.留省就业渠道

首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机会增多。二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三是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其次是优秀青年人才回流态势逐步显现,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最后就是就业创业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三)就业相关分析

1.薪酬水平

近年来,我院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内容和就业工作服务,使得我院毕业生实际业务、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有了更高的提升,这就使得我院毕业生在工作时相比其他毕业生有了一定的优势,进而使得我院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一年比一年高。

2.专业相关度

学校2022年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为60.22%,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符合学校服务面向定位。

3.就业满意度

我院根据每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断改进我院就业工作的要求和内容,积极调动毕业生就业积极性,对于毕业生就业时出现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我院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现状满意度越来越高,充分表明我院就业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