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教学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教学 -> 教学科研平台

中韩动物科学研究院简介

吉林省中韩动物科学研究院于20114月批准成立,是以研究反刍动物中国梅花鹿为主的科研机构,依托单位为长春科技学院与韩国建国大学。目前拥有自有团队和横向科研院所合作团队,其中自有团队研究人员27人,其中韩国建国大学的核心专家14人,现任院长为李国江教授,副院长为唐玉娇教授。

截止202411,研究院开展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总获得经费117万元、校级科研课题4项,总获得经费16.5万元,开展横向韩国国际合作科研课题7项,总获得经费6.1亿韩元;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SCI论文15篇。专利申报11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2012年研究院被科技部认定为第八批“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23年申请获批吉林省科协颁发的吉林省科普基地—梅花鹿标准化养殖科普基地、2024年获批中国农技协颁发的“吉林双阳鹿科技小院”称号。

研究院累计培养学生50余人,截止2024年,研究院累计与韩国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攻读博士研究生7人,在读1人,现存后备学生17人。学生累积申请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8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7项、获得省级获奖项目17项。




吉林双阳黄牛科技小院

吉林双阳黄牛科技小院于2024年获批成立,依托长春科技学院和长春市双阳区晶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聚焦黄牛产业的科技创新。吉林双阳黄牛科技小院针对黄牛养殖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饲料短缺、疾病防控、养殖环境优化等进行科技攻关,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和应用。通过推广先进的黄牛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从而推动黄牛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派驻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有效地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生产实践的融合,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吉林双阳鹿科技小院简介

吉林双阳鹿科技小院于2024年获批成立,依托长春科技学院和吉林省东鳌梅花鹿两种繁育有限公司建立,现有圈舍面积5.2万平方米,林地放牧面积25万平方木,粗饲料种植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养殖纯种双阳梅花鹿。小院以解决鹿产业化生产中饲养管理及疫病综合防治为目标,主要从事梅花鹿养殖、梅花鹿种群保护,是双阳型梅花鹿的良种繁育基地。为企业产品提供优质生产原料,为推动梅花鹿标准化养殖、建立梅花鹿标准化养殖体系、梅花鹿饲料种植基地和梅花鹿良种繁育基地,在种鹿培育上始终坚持优化组合,明确血缘,避免近亲繁殖,进行健全的鹿只档案系普管理,做到鹿源可追溯。成为吉林省梅花鹿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双阳梅花鹿良种繁育典范。小院现培养常驻研究生1名。

吉林汪清菌菇科技小院

吉林汪清菌菇科技小院于2024年获批,由长春科技学院营养创新团队与吉林好记食品酿造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小院专注于探索菌菇的深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旨在通过精制研究风味物质的开发关键点,如开展优质蛋白质向多种氨基酸的转化,以抗菌肽为切入天然抑菌,丰富酱类产品的营养价值等,进行关键技术突破。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活动,培训当地种植户,提升种植技能,推动菌菇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深化科研和教学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为菌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吉林浑江灵芝科技小院

吉林浑江灵芝科技小院于2024年获批,依托长春科技学院和白山市人宇高科生物工程贸易有限公司建立。目前基地总面积22120平方米,温室大棚17栋、冷棚10栋、新建厂房1栋。年生产各类各级菌袋300万袋,年产值800万元左右。带动全市各市县区种植户570户。小院以食药用菌研发、生产、加工、种植为建设方向,开展农业相关及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力求从品种和技术改进、精深加工突破、品牌附加值和农旅融合的提升、高品质原料供应、技术成果转化率、质量体系等技术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小院现有博士1人,硕士生6人,其中常驻研究生2人,本科生2人,近期开展科技培训1场,培训农民20人,辐射带动2个乡镇,帮助5人增收致富。


吉林江源山野菜科技小院

吉林江源山野菜科技小院于2024年获批,依托长春科技学院和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泓泰山野菜有限公司建立。目前山野菜种植面积106亩,种苗基地85亩,标准化日光温室36栋,带动发展相关产业人员126户。现有品种主要有:新鲜刺嫩芽、大叶芹、猴腿菜、老山芹、蒲公英、小根菜、刺五加、荠荠菜、柳蒿芽和山野菜观赏盆景等品种。小院主要对山野菜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观赏价值进行研究及应用。依托长白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凭借山野菜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致力打造原生态、纯天然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以学校、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方式,逐步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学生促学的目标。


梅花鹿标准化养殖科普教育基地简介

梅花鹿标准化养殖科普教育基地于2023年经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设立。基地拥有室内科普活动场地20000平方米,室外科普活动场地200000平方米。拥有科普部门两个:吉林省中韩动物科学研究院、吉林省鹿业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专职科普人数6人,兼职科普人数45人,科技志愿者275人,年开放达210天。

梅花鹿产业是吉林省以及全国范围内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基地致力于普及梅花鹿的分布、梅花鹿标准化养殖技术、饲料与加工、饲养与管理、繁殖育种、生物学特性、鹿茸生长规律、鹿产品收获与加工技术等,形成从微观到宏观的梅花鹿标准化养殖技术与产学研教育教学多元化结合体系,成为重要的科普教育资源。进而对吉林省梅花鹿产业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

作为科普基地,通过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梅花鹿标准化养殖等基础知识。向大众展示国内外鹿养殖的现状,饲养管理与繁殖现状;鹿茸的收茸、精深加工和质量检验技术;解析梅花鹿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以及保护现状。组织参观者参与梅花鹿的喂养、观察和保护活动,让公众亲身感受梅花鹿的养殖不易和物种珍贵,通过这些互动体验,更好地了解梅花鹿的生态需求和保护方法。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梅花鹿的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目前进行科普活动60次以上。

基地举办科普讲座,如《药用动物资源研究及可持续利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梅花鹿研究成果、研究技术,如《鹿源功能性食品研发》等,以此提升科普人员专业素养。

梅花鹿标准化养殖教育科普基地致力于提高公众对梅花鹿的认知水平,促进梅花鹿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未来将面向不同群体,通过整合科普资源,推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实施,围绕可持续发展,继续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推出更多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科普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