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 正文

2024年毕业生就业信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3-20 浏览次数:



生命科学学院

202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一、学院基本情况

 生命科学学院是一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点的骨干学院。现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园林、园艺、风景园林、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和应用化学9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并建有省级食品科学重点学科和省级高校食品科学名师工作室;动物医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建设专业。学院现有教师78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6%。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长春市师德标兵1人;获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1项,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省说课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6项。2024届本科毕业364各专业毕业生年均考研率达24%。

学院各专业在校内建立了配套的教学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学院与省内外多家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企合作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双向选择的良好条件。

 

 

二、2024届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一)学科专业分布

2024届毕业生共364人,其中生物工程专业43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8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9人,风景园林专业27人,园艺专业10,人,园林专业22人,动物科学25人,动物医学99人,应用化学专业61人。

(二)生源地结构

毕业生生源主要来源于吉林省109人,河南省50人,河北省48人,辽宁省18人,浙江省33人,甘肃省4人,内蒙古13人,黑龙江省7人,湖南省5人,湖1福建省5人,安徽省17人,北京市1人,广东省10人,广西省1人,四川省6人,海南省11人,山东省2人,山西省2人,江苏省 15人,宁夏1人。贵州省1人,云南省1个,重庆省3人。

(三)性别结构

毕业生共计364人,其中男生152人,女生212人,男生占41.75%,女生占58.24%;动物科学专业25人,男生18人,女生7人;动物医学专业99人,男生36人,女生63人;生物工程专业43人,男生27人,女生16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8人,男生16人,女生22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9人,男生9人,女生30人;应用化学专业61人,男生34人,女生27人;风景园林专业27人,男生10人,女生17人;园艺专业10人,男生6人,女生4园林专业22人,男生9人,女生13人。

(四)民族分布

毕业生共364人,其中汉族334人,达斡尔族1人、回族4人、黎族1人、满族17人、蒙古族4人、苗族2人、土家族1人。

 

毕业就业状况及相关分析

(一)2024毕业生就业率及相关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我们对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签约率和就业趋势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生命科学学院始终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就业的重要指示,充分挖掘毕业生就业“增量”“变量”“存量”,不断提高就业工作质量和效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就业工作的“三严禁”、“四不准”的要求,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努力推动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截止20248月31日我院就业率达到了94.23%。

 

1. 整体就业率

我院364名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83人,出国、出境0人,自主创业2人,其他280人中有256人与就业单位签署了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等就业证明材料,1人参与西部计划,1人参加其他地方基层项目,21人未就业,截止20248月31日我院就业率达到了94.23%。

 

 

2. 各专业就业情况统计

按专业分,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43人,考取研究生10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31签劳动合同就业0人,自由职业0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38人,考取研究生10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21人,签劳动合同就业4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39人,考取研究生8人,与企业签就业协议29人;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27人,考取研究生4人,与企业签就业协议22人,签劳动合同就业1人园林专业毕业生22人,考取研究生5人,与企业签就业协议17人;园艺专业毕业生10人,考取研究生5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3人,签劳动合同就业1人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61人,考取研究生13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39人;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25人,考取研究生5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18人,签劳动合同就业1人;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99人,考取研究生23人,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61签劳动合同就业1人,自主创业2西部计划1人

 

3.省内、省外就业率

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大多为自己的生源地,其中吉林省73人,河南省17人,浙江省21人,河北省17人,北京市1辽宁省8人,安徽3人,福建省1人,甘肃省1人,内蒙古6人,广东省3人,广西1贵州省1人,海南省5人,山西省1人,湖南省1人,四川省2人。

 

4.未就业生统计

截止到20248月31日,还有21人未就业,按照专业分,生物工程专业签约中1其中1人在求职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签约中1人,其中2人在求职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签约中1人,其中1在求职中风景园林专业均以就业;动物医学专业签约中1人,其中1在求职中;动物科学专业求职中1人,应用化学专业签约中1人,求职中4人,园林专业均已就业,园艺专业求职中1人

(二)就业结构及相关分析

在就业的毕业生中,吉林、浙江河南、江北分布的较多,辽宁、内蒙、河南次之,这主要跟学生的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很多省外学生在就业时喜欢选择回到自己的生源地去就业或者离家近一点的地方。

其次,我院毕业生在非国有企业就业的有277名,比例达86,13%,到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的人数相对较少,这与我们院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有关。我们培养的是农科为主,就业面向就是企业,虽然毕业生在非国有企业就业,但毕业生的满意度、稳定率和薪酬待遇都普遍较高。也很大程度说明了我院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人才培养方向是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

 

1.就业结构

在我院留省就业133人中,133名毕业生步入工作,其中有6.01%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工作,有90.97%的毕业生在其他企业工作,有3.00%的毕业生在其他单位或机关工作。

今年我院364名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83名,考取的学安徽农业大学3人,河北农业大学4人,吉林农业大学20人,山西农业大学2人,沈阳农业大学3人,其他大学51人。

2.流向分布

我院积极相应留省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故积极鼓励学生下入基层。在我院本届毕业生中,155人选择留省就业,占毕业生人数45.19%。

3.就业渠道

首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务员和各类事业单位扩大针对于应届生的招聘规模;二是通过校企联合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三是鼓励毕业生积极自主创业

(三)就业相关分析

1.薪酬水平

近年来,我院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内容和就业工作服务,使得我院毕业生实际业务、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薪酬尤为突出,这不仅得益于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更离不开我院对就业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精准对接。

2.专业相关度

学校2024年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为89.56%,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符合学校服务面向定位。同时,部分毕业生选择跨领域就业,这既体现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也为我们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就业满意度

我院根据每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断改进我院就业工作的要求和内容,积极调动毕业生就业积极性,对于毕业生就业时出现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我院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现状满意度越来越高,充分表明我院就业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