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教研室教师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研室教师

师资队伍结构

学院现有教师10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3人,副高级职称21人;具有博士教师6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2.9%;硕士学历3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3.3%;60岁以上教师2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4.8%; 46岁-54岁教师15人,占教师总数14.3%;36岁-45岁教师50人,占教师总数47.6%;35岁以下教师14人,占教师总数13.3%。学院拥有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优秀教师、1名省教书育人楷模以及1名长春市师德标兵;16名教师被认定为吉林省高层次 ,其中C类人才1人,D类人才7人和E类人才8人;8人认定为吉林省自然人科技特派员。

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师的专业水平能较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教研室教师(部分)

陈贝妮中共党员,副教授执业兽医师。公开发表论文20余参与省级科研和教研项目共计14项,其中《肉鸡无抗养殖技术规程》登记吉林省科技成果奖;在职期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副主编参编著作1部;主讲课程《兽医传染病学》、《兽医临床诊断学》等任职期间累积指导毕业论文6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动物临床诊疗。2023年在“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获省级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长春科技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铜奖。

黄海楠,副研究员,吉林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后,曾任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传染病科室主任,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动物疫病防疫专员。研究方向为预防兽医学,人兽共患传染病。主持并参与了吉林省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吉林省牧业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8项;参与撰写吉林省地方标准1项、青岛市地方标准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吉林省政府牧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1项;参编8部著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

姚贵哲,中共党员,动物医学专业副主任,副教授,高级兽医师,吉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教研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6项,参编吉林省地方标准2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项,2023年、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雄鹰杯”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获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主讲课程《兽医寄生虫及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等。

刘莹,讲师,2011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15年硕士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21年8月任教长春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荣获长春科技学院2022年度、2023年度“优秀教师”、长春科技学院第十届教师课程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开发与利用,近年发表教、科研论文10篇,主持参与完成省级教、科研课题5项;申报发明专利1项,参与2项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吉林省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并获得良好的成绩。

张英楠,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动植物食品检疫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乳酸菌及中药多糖免疫调节,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和吉林省教育厅等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2/8)、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2/6)、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优秀奖1 项(3/7);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11/13)。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2020 年)和第八届(2023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并获得全国三等奖和吉林省赛区一等奖。主编和副主编专著各一部。

崔欣,教授中共党员,职于教务处教学检查科吉林省林学会第十二届森林植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秘书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公开发表SCI论文4篇,北大核心论文5篇,省级论文10,公开出版著作2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0主持省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5项,参与课研究10余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并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1项,优秀奖多项先后荣优秀指导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王晓南,讲师,风景园林专业教师。毕业于吉林建筑大学,工程硕士,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外美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家发表《小城镇街道景观建筑设计1》《美丽城镇街道景观规划设计2》设计作品于北大核心期刊4个;发表论文11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副主编教材2部;获得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大学生“艺术新星”美术与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行业竞赛奖项及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余项;指导学生参赛获奖40余项。主讲《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手绘表现技法》、《构成艺术》、《园林计算机景观效果表现》等专业课程。

王勇无党派人士,副教授,园林高级工程师,2005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林专业,2010年硕士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20198月任教长春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现任长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主任。在长春科技学院任教之前,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及养护等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园林工程实战经验,完成的项目曾在2010年、2011年及2018年三次获得吉林省风景园林协会评选的“园林杯”优质工程。基于这些经验为长春科技学院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郑义,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园林专业教师,副教授,主讲《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园林生态学》等课程。先后主持参与教科研项目10项(主持3项,参与7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其中EI会议1篇、SCI3篇、北大核心期刊1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2019年首届吉林省本科院校教师说课大赛(理工组)二等奖;2020年度长春科技学院教学新秀称号;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品类(食用花卉)金奖,展品类(药用花卉)优秀奖。

张静霞,副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应用化学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学。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EI期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5篇, 主持完成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3项,主持完成吉林省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基地项目2项,主持完成长春科技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以副主编参与编写著作1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等。主讲《土壤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病理学》,《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等专业课程。

张余莽,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国作物协会会员,应用化学专业主任。主讲课程:《肥料学》、《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设施农业概论》等课程。研究成果:主持、参与吉林省发改委课题、吉林省教育厅课题、吉林省高等教育协会课题、吉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课题10余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30余篇,副主编教材1部,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要荣誉:优秀教学质量奖1项,长春科技学院优秀共产党员3次,优秀教师2项等。

冯印,中共党员,副教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吉林省D类人才,吉林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创新储备人才,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主讲《食品化学》《畜产品食品工艺学》《食品发酵与酿造》等课程。主讲的“畜产品食品工艺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吉林省思政示范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健康食品创制。近年来完成省级课题6项,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6部,获批国家专利3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优秀奖1项

董宁,实验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应用化学,主讲课程6门《农业药剂学》、《农药检验》、《农药残留》、《农药加工》、《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农药合成》,承担应化专业实验室管理工作,主持1项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参与省级课题3项,共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重要/核心期刊2篇。2016-2018年与长春市双阳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为双阳区乙种危险化学品(农药)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2017年带领大学生创业,取得电商平台经营资质,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称号。

刘靓,中共党员,吉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师,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成果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发表被SCI收录论文5篇,指导学生参加“雄鹰杯”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两次,并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一次。

石峰,实验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并承担《肥料检验》、《无土栽培》、《农业生态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肥料。以主要参加人完成吉林省发改委课题1项,教育厅课题1项,项目名称分别为《利用生物热电厂废弃物生产草木灰复合肥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生物质能发电废弃物——草木灰肥料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发表省级核心论文2篇。

刘畅,女,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动植物原料产品功能性,累计参与申报课题9项,其中完成吉林省科技厅课题项目3项,校级课题2项,目前在研吉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课题2项、校级课题1项;累计发表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篇,核心1篇;申请专利两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学生申请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8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累计立项7项,其中国家级立项4项,省级立项3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获奖项目17项,现阶段主要从事鹿源功能性食品研发与转化。

李雨航,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兽医硕士专业,参与宠物临床医学治疗3年,现就职于吉林省中韩动物科学研究院,读研期间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项目1项。现从事鹿心肽的提取及功效研究、鹿源功能性食品研发,不老莓健康食品研发,人参提取物化妆品研发等。参与发表“十二五” 鹿科学研究进展会议论文1篇,核心论文5篇。2023年就职以来曾被评为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参与吉林省科技发展项目2项。参与第十一届“创青春”吉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科技创新专项赛“优秀项目奖”。指导学生在多项项目、比赛中立项、获奖,并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陈新源,男,吉林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经济动物营养,累计参与4项科研项目,曾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参与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项。累计发表SCI 5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现阶段主要从事梅花鹿替抗添加剂的研发工作。

贾新傲,男,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现阶段研究方向为食品功能活性探究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与科研项目5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2项。现阶段研究方向为动物模型构建相关领域研究。

杨添泽,男,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他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累计参与 4 项科研项目,目前正参与两项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项目,已发表 2 篇 SCI 论文,现阶段主要从事黑果腺肋花楸的利用与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