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目前发展飞快,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由重数量到重品质的转变。但是并非所有人的经济能力都能满足高质量的物质服务需求,一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频频出现,加剧了个人经济负担,还会带来潜在的危害。各大借贷平台充斥在生活中,当代年轻人面对着许多各种各样的诱惑。然而过度的超前消费会对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学会规划,杜绝超前消费,且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意识正是当下的热点话题。
理性消费 不做月光族
又是一年618,这个夏天你又剁手了吗?你是否还在凑满减优惠,你是否还在相信商家的骗局,你是否还在相信各大平台博主的便宜好物推荐?
例如淘宝,所谓的满300-50,满200-20的折扣是商家出差价,不是平台补贴,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大多先提价再降价。
最近好多博主大吹特吹,说今年618特别划算!明显就是接了广,你买的越多,他挣得越多,到底划不划算我们要仔细分辨。受疫情影响,各企事业单位裁员降薪,而这些博主还鼓励粉丝掏钱买东西,其心可诛。
三大骗局
1.囤货骗局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道理,资本是不会亏钱,资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所以618那么多促销,商家还是赚钱的,就算你薅了资本的羊毛,资本也会从别人身上薅下来。
作为普通人你需要做的就是买自己的刚需!囤货很不理智,而且资本最鸡贼的点在于,当没有人光顾他,他就会大减价,当消费者救活一个品牌之后,品牌反手就是营销涨价不思进取,让你感受到来自钞票的背叛。
2.U先试用骗局
U先试用是什么,其实和线下送小样增进销售额是一模一样的道理,前几天看到有人说某品牌一年十几次U先,我认为的说,大牌只有 618,双十一等几个节日前才会抛出U先,就是为了促进大促的成交额。
3.直播骗局
直播会比店里直接买更便宜更划算是真的,但是很多产品送的都是小样不是实实在在的优惠,相当于捆绑了你的使用,导致一次性购入了两瓶以上的产品,万一不合适那要么含泪用完,要么接受自己花了两倍钱买了一堆垃圾的事实。而且看直播很容易冲动消费,你本来不需要的东西直播看着那么多人都买了,自然就买了。
想原因(“ Think about the reason ”)
就是想买 因为便宜
出于习惯 跟随大众
释放压力 喜欢囤货
购物快感 喜新厌旧
购买前一定要思考这个物品自己是否真的非常喜欢,自己是否真的一定要买,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如果一定要购物,那就购买自己特别喜欢的物品;购买使用率高的物品;购买适合自己的物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在万千声音中
明辨虚实不盲从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2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