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 | “暖心助农社区行,倾情志愿文旅路”——生命科学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第四十六期)
夏日的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暑假,生命科学学院六道木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开启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旅。家乡,是心中永远的港湾,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它都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归来。这次实践活动,是我们与家乡的一次深度对话,我们将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成长篇章的起点。
大家好,我是24级动医二班的苏博雯。这个暑假,我很荣幸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

初到医院时,我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还停留在“简单帮忙”的层面,直到岗前培训才明白,医院志愿者并非单纯的“指路牌”,更需要具备基础医疗常识、沟通技巧与共情能力。门诊大厅是医院最繁忙的“窗口”,也是我感受最深的服务场景。在这里,我见过凌晨五点就来排队挂号的老人,他们攥着皱巴巴的病历本,眼神里满是对健康的期盼;见过抱着孩子奔跑的父母,额头渗着汗珠,语气里藏不住的焦急;也见过独自就诊的年轻人,对着复杂的科室分布图手足无措。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培训时医生说的话,于是我学着放慢语速,把科室路线说得更具体些,把自助设备的操作步骤拆解得更细致些,帮行动不便的患者推轮椅,给没带水杯的家属递热水。在急诊区,我学会了如何在混乱中保持冷静,如何用简单的话语安抚情绪激动的家属,如何在医护人员与患者间传递有效信息。这些经历让我懂得,急诊不仅是与死神赛跑的战场,更是充满人性光辉的地方,这段实践让我明白,志愿服务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久的坚持;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成长。

未来,我会带着这份经历赋予的同理心与责任感继续前行,无论是在校园还是社会,都努力成为一个温暖的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与美好。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虽已画上句号,但我的心中却满是感慨。这段旅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乡的乡土人情,也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我将带着这份珍贵的经历,带着对家乡深深的热爱,继续前行。未来,我愿成为家乡发展的助力者,让这份热爱在家乡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