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对于每所学校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记录着学校的产生、发展、鼎盛时期以及传承历程,对学校声誉和文化氛围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校史馆是一扇窗户,让学校的每一分耕耘,都能沐浴在阳光之下,是一种将学校历史、文化公之于众的重要途径。2024年10月24日,我院组织2024新生参观校史馆,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生科学子一起走进校史馆,触摸沉淀的岁月,感受学校的蓬勃发展与辉煌成就。
校史馆总面积800平方米,整个场馆分为23个部分。沿着时光的轨迹进行展开,党委宣传部齐雪莹、孟繁玉向我院同学进行讲解,她们化作了历史的引路人,引领着初入校门的2024级新生们回顾长春科技学院自创立以来的风雨兼程与辉煌篇章。这段旅程,不仅是对学校发展历史的深刻回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见证了长科是如何从蹒跚学步到稳健前行,再到今日的熠熠生辉。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将我们带回到学校创建的原点。长春科技学院的发展经历了初创、合作办学、转设、转型发展四个重要阶段。1986 年,董事长张电达创建了吉林蓝盾职业专修学院,开启了学校的发展之旅。2000 年,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创办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历经传承演变,在 2013 年经教育部评估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正式迈入本科教育的行列。2015 年末,又被批准为吉林省第一批整体转型发展的试点高校,启动了转型发展的进程,朝着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迈进。这一系列的发展历程,彰显了学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
校史馆中的名师墙更是令人瞩目,学校自成立以来认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工程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等各类优秀人才。他们是学校的骄傲,也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东鳌雕塑寓意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这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们的美好祝福,希望毕业学子在未来就业创业的道路上都能有所建树。就业天地板块展示了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完善就业工作体系,保证了就业率,多次被评为就业先进集体。
校史馆中还展示了学校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面的不懈努力。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到如今的多元化教学体系,学校始终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校为提升教学质量而投入的大量资金,看到了老师们为改进教学方法而付出的辛勤努力。正是这些努力,使得学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除了教学方面,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独具特色的社团文化,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校史馆中展示的学生们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青春洋溢的笑容和充满活力的身影。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同学们一起聆听由赵中岳先生亲自作词作曲所创造的校歌——长科之歌,这激昂的旋律在耳边回荡,铭记学校的历史与精神。
校史馆,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历史见证,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教育史诗。随着讲解的结束,新生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与眼中满是期待。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不仅让他们对长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有的新生感慨于学校的辉煌历程和卓越成就;有的则深受我校杰出学生奋斗精神的鼓舞;还有的被校园的美景和人文情怀深深吸引……这些感悟与启迪,将成为他们未来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和动力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愿我院生科学子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书写属于未来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