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凝心聚力抓建设,深耕细作育人才——生命科学学院召开课程建设专题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9月29日,生命科学学院在4506会议室召开了课程建设专题会议。学院院长李国江、党总支副书记张帅、教学副院长尤丽新、科研副院长唐玉娇及各专业主任参会。会议聚焦课程建设核心任务,明确工作方向,凝聚发展共识,为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会议伊始,李国江院长围绕课程建设核心任务,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工作路径。针对后续课程建设,李国江院长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各专业主任牵头制定本专业的课程建设规划,重点推进线上课程、校企融合课程与智慧课程建设;二是系统规划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课程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案例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把握学校整改机遇,打造优质课程与特色专业;四是组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采用“老中青结合”的模式,明确成员分工;五是强化校企合作,吸纳行业专家加入课程团队并承担授课任务;六是融入OBE理念,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突出“两性一度”与实践操作考核。
针对智慧课程建设,李国江院长明确提出所有智慧课程需建成线上课程,录制知识点视频,并构建题库与学生自测板块;其次要适当链接AI软件,建立答疑系统,并吸纳年轻教师参与建设。

在各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上,李国江院长提出针对性要求:各专业将考研真题纳入课程教学过程,增设实践操作训练与考核;动物医学专业需将执业兽医师考试内容融入教学,食品科学专业要打造专业特色;同时各专业均需加强课堂管理,杜绝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戴帽子、吃食物等行为,建议把课堂笔记记录情况纳入过程性考核。
最后,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李国江院长强调推行“3+1”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占比;在考研指导方面,明确2022级学生考研指导需落到实处,细化指导教师职责,力争2026年硕士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0%,2027年录取率达到30%的目标。

随后尤丽新副院长传达了张代治副校长在学校“专业认证与智慧课程建设研讨会”上的建议:1.针对教育教学思想转变,明确后续将开展大讨论,旨在以思想破冰引领教学实践突破。2.在智慧课程建设方面,张代治副校长提出“思政+应用+智慧+过程性考核”四维建设路径,借助AI技术强化课程思政思想引领、创新知识阐述方式与应用能力培养;并计划邀请学习通平台工作人员开展公开课,聘请校外专家分享智慧课堂建设经验。3.教学考核中要加强过程性考核,完善工作方案,要求分院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深入挖掘学习通平台功能潜力,推动智慧教学落地见效。4.关于2026年教学成果奖申报,张代治副校长强调要提前谋划、精心筹备,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提炼特色教学成果,力争在奖项申报中取得突破。5.针对教风建设,张代治副校长指出当前教师授课能力整体达标,但部分教师存在“重讲授、轻效果”的问题,对学生课堂状态关注不足、教师震慑力不强。对此,张代治副校长明确要强化教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协同推进教风学风建设,营造专注高效的教学氛围。围绕张代治副校长提出的建议,尤丽新副院长进行了相应工作的部署。

此次课程建设专题会议的召开,为学院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全院各部门与各专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心聚力、狠抓落实,推动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