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实践之约,用奉献之举绘成长画卷!值此盛夏,为深入领会乡村振兴的实践内涵,智能制造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学子热忱参与2025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于故土田间地头磨砺意志、积累经验、彰显担当。
24级机械2班李健翔
暑假里,我参加了村里的志愿服务队,跟着大家一起整理村容村貌。原本以为这只是扫扫马路、捡捡垃圾的小事,真干起来才发现,改变乡村的样子,藏着不少学问和温暖。
刚开始干活时,我们的任务是清理村口的杂草堆。那里堆了好几个月的枯枝败叶,夏天一到就发臭,还招蚊子。我们带着镰刀、铁锹,一点点把杂草割掉,再用三轮车运到田里当肥料。太阳晒得人后背发烫,手上磨出了红印,但看着光秃秃的空地一点点露出来,心里竟有点成就感。村里的王大爷路过时,搬来自家的水壶给我们倒水:“这些草早该清了,你们年轻人肯出力,真是帮了大忙!”那一刻,汗流浃背好像也没那么难受了。
后来,我们又学着给墙面刷漆。村里的老房子墙皮都掉得差不多了,有的还被乱涂乱画。我们买了白漆和蓝色的颜料,先把墙面铲干净,再一笔一划地刷。我手笨,总把漆弄到地上,旁边的志愿者阿姨就耐心教我:“顺着一个方向刷,力道匀一点就行。”刷着刷着,原本斑驳的墙面变得亮堂堂的,有几个小朋友还在旁边画了向日葵和小房子,瞬间活泼了不少。路过的奶奶笑着说:“这墙一弄,看着都舒心!”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整理村里的排水沟。以前雨水一冲,垃圾全堵在沟里,污水流得到处都是。我们蹲在沟边,用手把塑料袋、烂菜叶一点点掏出来,再用竹竿通开堵塞的地方。刚开始觉得又脏又臭,后来看到水流顺畅地排走,路面不再积水,反而觉得很值。有户人家的叔叔看到后,主动拿来手套和铁钩:“我也来搭把手,这沟通好了,咱们下雨天出门也方便。”
志愿服务的这些天,我发现改变村容村貌,不只是打扫卫生那么简单。我们在路边种上了月季和冬青,村里的叔叔就主动给花浇水;我们在空地上画了停车位,乱停车的人也变少了。原来,环境变好了,大家也会更自觉地去维护。
文字:李健翔
图片:李健翔
美编:高嘉璐
校对:苏文婷、于浩然
初审:侯美伊
复审:臧连兴
终审:杨 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