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盛夏,遇“践”美好——智能制造学院2025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七)
以青春之名赴实践之约,用奉献之举绘成长画卷!值此盛夏,为深入领会乡村振兴的实践内涵,智能制造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学子热忱参与2025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于故土田间地头磨砺意志、积累经验、彰显担当。
24级计算机四班冯子芮
此次爱心关怀实践活动,在李奶奶家那座被七月骄阳晒得发烫的土坯房。车刚停稳在黄泥院墙外,我便拎起备好的牛奶和豆油下了车,脚刚沾地,就觉热浪从地面翻涌上来,墙根下蔫头耷脑的狗尾草一动不动,门环上的锈迹在强光下泛着冷光,仿佛一碰就会簌簌落下碎渣。
出来打扫院子时,泥地上的脚印被晒得发硬,扫起来硌得扫帚杆直颤。李奶奶搬来个小马扎坐在屋檐下,手里攥着块抹布,却没动,就那么看着我。墙角的柴堆歪歪扭扭的,最底下的几根发了潮,长出些白霉,我弯腰想把干柴挪到上面,李奶奶突然站起来,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又坐下了,手在抹布上反复搓着。
进屋擦桌子时,炕边的牛奶箱被阳光照得发亮,箱角的压痕里还沾着路上的土。桌子上的搪瓷盘里,三个干硬的馒头缩成了团,盘沿的豁口处沾着点咸菜渣。擦到第三下,抹布上的灰已经成了黑团,李奶奶突然从炕边摸出个粗瓷碗,倒了半碗水递过来,碗沿的缺口硌得手生疼。
离开时,牛奶箱还在炕边放着,豆油桶的影子投在油罐上,像个小小的惊叹号。李奶奶送到门口,站在那堆刚码齐的柴旁边,手搭在柴捆上,没说话。车开出去很远,后视镜里的土黄色院墙越来越小,只有那扇刚擦净的玻璃窗,还在日头下亮了一下。
回去的路上,总想起刚进院时,李奶奶抱着牛奶和豆油往屋里走的样子——胳膊肘弯得很紧,像抱着什么稀有的物件。原来有些心意,不用等打扫完才明白,从把东西递到她手里的那一刻,就已经落在了实处。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都藏在她攥紧抹布的指节里,藏在递水时倾斜的碗沿上,藏在最后站在柴堆旁的沉默里。这半日的心得,简单得像东北的土——实在,就够了。
文字:冯子芮
图片:冯子芮
美编:高嘉璐
校对:苏文婷、于浩然
初审:侯美伊
复审:臧连兴
终审:杨 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