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院科创文化与同学竞赛的兴趣,智能制造学院于11月1日在一教六楼报告厅开展航模逐梦,科创赋能 —— 吉林大学凌云梦工场竞赛经验与核心知识分享会。本次竞赛经验与核心知识分享会由智能车与无人机创客空间协会主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智能车与无人机创客空间协会指导教师袁建栋、会长温鑫、5S自我成长协会、智创未来协会及智能车与无人机创客空间协会的成员。分享嘉宾有:吉林大学凌云梦工场负责人王潇涵学长、吉林大学凌云梦工场马鸣远薛长。


会议伊始,智能车与无人机创客空间协会副会长李文亮走上舞台。他热情洋溢地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意义,强调航模作为多学科融合的实践载体,对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随后,他隆重引荐了两位重磅分享嘉宾,让在场同学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第一位分享嘉宾是吉林大学凌云梦工场主力队员、AOPA持证飞手马鸣远学长。他围绕“航模核心知识”展开分享,从航模的定义、分类与飞行原理入手,结合自身经验详解了材料选择与工具使用技巧,还重点强调了操作规程与安全防范要点。接地气的讲解搭配真实案例,让同学们快速夯实了航模理论基础。

接着,吉林大学凌云梦工场学生负责人、航模队队长王潇涵学长带来“竞赛实战经验”分享。作为拥有多年参赛经历的资深选手,他不仅拆解了基本飞行操作与模拟练习方法,还细致解读了CUADC竞赛规则与备赛流程,更针对无人机执照考试进行了专业科普,满满的实战干货让在场同学受益匪浅。

在分享环节的最后,智能制造学院袁建栋老师为本次分享会做了总结发言。 他首先对吉林大学凌云梦工场两位学长的倾囊相授表示衷心感谢,并对智能车与无人机创客空间协会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袁老师指出,航模制作与竞赛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绝佳平台,能够有效锻炼同学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他鼓励同学们要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感受到的热情,转化为未来投身科创实践的动力,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在挑战中成长,在实践中创新,努力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分享环节结束后,最令人期待的环节重磅登场——直升机、穿越机、固定翼、仿生蝴蝶飞行表演!在室外场地,专业飞手操控着直升机精准完成悬停、旋转等特技动作,穿越机则以灵动的姿态穿梭飞行,酷炫的表演引来全场阵阵欢呼,直观展现了航模运动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点燃了同学们的科创热情。

通过本次吉林大学凌云梦工场竞赛经验与核心知识分享会,同学们收获了航模知识与竞赛技巧,更激发了大家的创新热情。未来,智能制造学院智能车与无人机创客空间协会将继续开展更多优质活动,助力同学们在科创道路上逐梦前行!

文字:李文亮
美编:刘美慧
校对:苏文婷、于浩然
初审:侯美伊
复审:臧连兴
终审:杨 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