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升学校教师科研水平,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吉林省畜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于9月9日上午在行政楼608会议室举办学术沙龙活动。长春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戚欣,中韩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唐玉娇,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成颖,鹿茸科学与产品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巴恒星及相关学院、科研机构教师参会。活动由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超主持。

戚欣主任在开场致辞中提到:乡村振兴研究院本学期将继续以学术沙龙活动为纽带,延续团队合作、深化合作共赢,共同建设高水平文科开放性平台,围绕学校学科建设与学术前沿热点,邀请行业专家、基层实践者与我校教师深度对话,在交流中碰撞灵感、打磨思路,成为服务社会的重要接口。

沙龙活动特邀畜牧专家孙考取同志以《吉林省梅花鹿产业发展报告》为题,从我省梅花鹿产业的养殖规模、品种培育、政策支持等基础维度切入,用详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深刻的分析,全景呈现了吉林省梅花鹿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产业发展的积极成效,也客观指出了现实问题。孙老师认为,梅花鹿产业不仅是我省极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更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政策扶持到技术创新,从养殖模式优化到产业链延伸,吉林省梅花鹿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现实挑战。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挖掘产业潜力,让“小鹿茸”撑起“大产业”,成为我们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他建议我校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高校科研平台,有责任、也有能力在产业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超对本次学术沙龙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孙老师的报告“家底”讲得清,“方向”指得明,“共识”聚得牢,让我们既看到了我省梅花鹿产业的优势与潜力,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的短板,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找准了发力点,报告不仅契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更精准对接了我省“千亿级梅花鹿产业”的发展目标,既有理论价值,同时又具备实践性和操作性。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沙龙活动,不仅增长了梅花鹿产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加深了对产业现状和相关政策的理解,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通讯员:王艺锦)
初审:戚 欣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