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就业组织领导体系、制度建设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工作服务体系和资金保障体系,制定出台就业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就业工作考评和奖惩机制。

 

实施工作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做好“一个指导”,即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提升、成功实现求职贯穿全过程的就业指导。突出“两个重点”,即聚焦新的就业市场,积极参与招聘市场。把握“三个到位”,即就业政策宣传到位,就业动态监测到位,政校企沟通到位。抓好“四个环节”,即老企业客户的维护,新企业关系的建立,毕业生离校前的指导,毕业生离校后的跟踪服务。

打造全程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学校将就业管理和就业调查有机融合,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就业情况调查,持续掌握毕业生就业能力信息,精准了解毕业生就业状态,分类推送就业信息,实现精准投送。加强毕业生简历管理、就业招聘信息管理、招聘活动与云视频宣讲管理、电子签约管理、就业信息管理等各环节的融合。

 

就业成绩

学校历来重视就业工作,投入专项资金,推动就业工作。近几年,学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多次在省、市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连续三年获得吉林省留省就业工作奖励,并多次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就业管理先进单位,被长春市评为优秀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站,连续三年被中国教育在线评为年度高质量就业最佳服务高校。

 

 

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良好。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回访制度,定期对毕业生就业和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近三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和就业去向基本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开发

大力开展校长书记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建立稳定的就业市场,举办校园现场招聘活动。学校建立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稳定的就业市场,先后合作成立22个就业工作服务站,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在巩固学校原有就业市场基础上,发挥就业工作站区域优势和渠道作用,考察走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吉林省等区域企事业单位,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就业资源。

 

 

就业招聘

发挥就业招聘平台作用,学校与多家就业平台建立合作,采用“互联网+就业”模式,开展网络招聘系列活动,组织举办校园集中和专场招聘活动。发挥校友会就业招聘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分院领导、专业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对接企业的作用,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校企合作

积极组织引企入校,配合教学单位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工作。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原则,以学校转型发展为契机,发挥市场与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充分掌握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精准对接学校学科专业,开展“三建”工作,即实验室共建、专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建,及时把市场和行业导向及需求情况反馈教学和招生部门,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及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为促进政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保障。就业部门协助各教学单位实施“引企入校”工程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实习就业资源开发战略,采取学校和院系共同开发、综合衡量、优中选优的方法,充分利用政校企合作洽谈会和各种推介活动等时机,实地考察300余家企业,校企合作洽谈600余家企业,与吉林省龙井市、通化县、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泰州市、浙江省嘉兴市、绍兴市、宁波市、台州市、温岭市、安庆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象山县、宁海县、山东省烟台市等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与企业签订了实习就业合作协议,实现“引企入校”7家企业、专业共建28家企业、冠名班合作3家企业。学校已建成多元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春科技学院慧就业平台 >>

    就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