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3日中午11点,语言文化学院在第一教学楼415办公室开展“如何提高小语种人才培养特色”日、韩、俄联合主题教研活动。此次会议由俄语专业主任李敏和朝鲜(韩国)语专业主任金秀英共同主持,日语、朝鲜(韩国)语、俄语专业教师共同参加。
图1 教研活动
会议伊始,俄语专业主任李敏对2022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进行了解读。俄语专业建立双轨制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走双轨并行之路:一条轨道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学生,即依托国内企业,进行国内联合,采取“校企合作,实习+零距离就业”培养模式;另外一条轨道是为出国深造学生准备的,依托国外高校,进行国外联合,采用中俄合作“双学位+本硕连读”学业直通车模式。中俄联合培养为我院俄语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宝贵机遇。无论是校企合作模式还是双学位乃至本硕连读模式,都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俄语基本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行业知识,拥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上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锤炼能够成为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涉外行业、俄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俄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图2 会议中
其次,朝鲜(韩国)语专业主任金秀英对2022版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进行了解读。朝鲜(韩国)语专业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明确了朝鲜(韩国)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特色。朝鲜(韩国)语专业以坚实的朝鲜(韩国)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中韩联合培养为特色,进行“朝鲜(韩国)语+方向+中韩联合培养”的强语言、强实践、强能力的高素质、高能力、高学历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并解读了本专业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经贸方向和翻译方向中的特色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还对近几年,朝鲜(韩国)语专业在中韩国际交流联合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图3 讨论
接着,日语专业教师龙威对2022版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进行了解读。此次方案的修订结合吉林省多家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作参照,全面遵循日语零起点教学规律,以重夯实基础教学为原则,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为模式创新,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了我校的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建设需要。毕业要求的制订以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及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结合,并具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及考核办法,将各门课程设立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安排合理得当。
最后,与会教师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对各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中外联合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意见交流和发表。整个交流会在热情祥和分享资源的气氛中完成各项会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全球一体化建设是人类世界共同的目标。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扩大了国家之间经济、文化及交流的范围,各国人民、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往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非英语国家,也正在与我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非英语的外企进入我国,这就使得很多行业对小语种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我院日、韩、俄三个专业共同举行的此次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修订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学习作用,还使得我院教师在小语种教育方面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希望我院将继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