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校企合作 / 正文

长春奇瑞汽车产业学院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27

奇瑞汽车产业学院于2024.5由长春科技学院、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设成立。

一、基本信息

(一)专业架构

拟成立的奇瑞汽车产业学院,其共建专业为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五个专业,涵盖的专业领域包括:汽车装备制造新型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研发设计等。

合作共建企业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

(二)师生队伍

奇瑞汽车产业学院实行双院长制,院长由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杨继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尹同跃担任,主要负责奇瑞汽车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及管理、学生培训及管理、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等工作

学院教师从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五个专业的专业教师抽调组成。教师总人数54人,其中正高职教师7人,副高职教师26人,中级及以下教师21人,以上包括企业教师28人。

、育人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联合,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负责全面运营管理,确保奇瑞汽车产业学院的顺利建设及正常运营。增强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互动与合作,进而推进产学研深入合作及校企协同创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高校引领科技、行业企业助力教育、学会的产业引导、政府对教育支持、企业的创新驱动等作用,构建互利互赢、多方投入、共建共管、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提高新工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资源共享:企业单位针对各自企业的技术特点及用人需求,建立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提供实践创新、工程训练、实习条件,对高校参与项目的毕业生,提供直接就业渠道,为其他企业人才应用提供示范,解决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问题,并逐步推广到全国。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高校汽车领域师资不足突出问题,提供相应的师资共享策略,尝试建立远程虚拟现实教学等教学手段。

校企协同共赢:全面落实课程建设、双导师制、校企梯队合作制、见习员工制、优生奖励资助等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协会/学会、政府、企业的主动性,并为学生后继深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建设成效和特色

(一)建设成效

奇瑞汽车产业学院的建设,主要着重于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等三方面进行。

1. 学生培养: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创新意识,具有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创新思维、较强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具备学术交流、不断自我学习、自我知识更新和自我创新能力。

2. 师资队伍建设:五年内建设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强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其中博士学历20%左右,硕士学历80%,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50%

3. 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与奇瑞汽车合作,建设一个能够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同时具备创新研发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类大型综合性实验实训中心。

(二)学院特色

奇瑞汽车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龙头企业之一 本次奇瑞汽车产业学院的申请,借助了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结合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建设目标及人才培养体系,将教学改革与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上一条:华为ICT学院

下一条:实习就业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