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乡”约盛夏,遇“践”美好——智能制造学院2025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26

“乡”约盛夏,遇“践”美好——智能制造学院2025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十)

以青春之名赴实践之约,用奉献之举绘成长画卷!值此盛夏,为深入领会乡村振兴的实践内涵,智能制造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学子热忱参与2025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于故土田间地头磨砺意志、积累经验、彰显担当。

24级机械二班李浩

原以为整理文档是份枯燥的工作——不过是把散落的纸张按顺序排好,敲进电脑存档而已。直到真正坐在社区档案室的旧书桌前,指尖触到那些泛黄的纸页,才发现每一份档案里都藏着故事。

 

我负责协助社区整理十年前的低保家庭帮扶记录。第一天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夹,光是区分“医疗救助”“教育补助”“临时帮扶”三类标签,就让我手忙脚乱。有份档案的封面被水浸过,字迹晕成了浅蓝,我对着模糊的日期辨认了半小时,才在电脑里找到对应的电子记录。同事阿姨笑着说:“这些纸页记着谁家孩子上学缺学费,谁家老人住院差药钱,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事儿,可不能马虎。”

 

慢慢的,我在字里行间认识了许多未曾谋面的人。有位单亲妈妈的申请材料里,夹着一张孩子的奖状,边角都磨圆了,显然被反复看过。档案记录她连续三年申请教育补助,每次备注都写着“孩子成绩优异,需继续支持”。翻到第四年的记录时,看到“已脱贫,自愿退出补助”的字样,旁边还附着一封感谢信,字迹娟秀:“谢谢社区帮我撑过最难的日子,现在我能靠自己了。”纸页很薄,却让人读得眼眶发热。

 

最费功夫的是整理2018年的救灾物资发放清单。当时的手写记录有些潦草,部分数字模糊不清。我和同事分头核对,打电话给当年的经办人确认细节,甚至翻出了仓库的出库录像比对。当最后一个数据录入完毕,看着屏幕上整齐排列的表格,忽然有种奇妙的成就感——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暴雨中送到居民手里的棉被,是寒冬里分发的米面油,是无数人被温暖过的证明。

 

两个月的志愿服务结束时,我整理完了整整三柜档案。手指在键盘上敲出的不仅是文字,更像是把那些被时光淡忘的善意重新串联。有次遇到一位来查老档案的阿姨,她看着电脑里清晰的记录,感慨道:“原来当年帮我家申请助学金的事,你们还记着啊。”那一刻我忽然懂得,档案不是冰冷的纸张,而是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温情纽带,我们做的,就是让这份温暖永不褪色。

 

如今再路过档案室,总会想起那些在指尖流淌过的故事。整理文档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让我在细微处触摸到了社会运转的温度。原来认真对待每一份档案,就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那些曾被温柔以待的瞬间。

文字:李  

图片:李  

美编:刘美慧

校对:苏文婷、于浩然

初审:侯美伊

复审:臧连兴

终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