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合作 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及转型发展专题会议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9-08

202592日,智能制造学院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合作、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及转型发展汇报会议。副校长张代治,教务处处长宋卓,教学质量评价办公室主任张晓晖,教务处副处长万叶红、张兴华、裴怀全,教学质量评价办公室副主任贾冬舒,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杨继,副书记臧连兴,副院长隋庆茹、刘晓彦及各专业主任(副主任)以及学院部分骨干教师共同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张代治副校长强调,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及暑期学院校企合作工作进展两项主要内容。他指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离不开企业岗位需求,因此专业要紧密对接企业,既要维护好已有的校企合作关系,又要拓展新的企业伙伴,还要将企业人员吸纳到教师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现技术和技能两个维度上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随后,四位专业主任代表依次进行了汇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孙国主任围绕学分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实践环节增设展开分析,针对方案制订中的痛点提出解决方案。网络工程专业吕光雷主任汇报了基于华为ICT网院及华为ICT比赛的特色调整思路。目前,吕光雷及孟祥杰两位教师已经成功考取华为高级工程师认证(HCIP),这不仅为华为ICT网院向第二阶段晋升筑牢了根基,也为后续学生参加ICT比赛、考取华为职业资格证书储备了师资力量。人工智能专业主任杨阳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背景、框架设计、调整逻辑三方面详解新方案落地路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朱晓刚主任则聚焦实践学分设置、校企合作深化及学科竞赛融合,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改革思路。


张代治副校长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要求各专业主任在现有框架基础上按时完成方案调整。与此同时,他着重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体教师需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考核,确保成绩都有据可依;要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教师带培工作的成效;此外,教师们还应思考如何创新论文的形式与内容,把毕业设计提前融入学生的大创项目或实训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与创新性。

紧接着,杨继院长汇报了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进展。他指出,学院部分专业已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学生实习渠道持续拓宽,但分散实习管理、合作广度与深度不足等问题仍亟待解决。杨院长强调,访企拓岗工作迫在眉睫,需进一步拓展合作企业资源,完善实习管理机制,推动校企从简单合作深度融合转型。

张校长指出,校企合作需打破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专业融合。他要求各专业主动对接产业,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同时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在技能培养中融入职业精神与创新能力塑造。

总结发言中,张校长对学院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核心,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课程体系;二是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打造实验室+企业实习+产业项目三维实践平台;三是以专业结构优化为支撑,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本次汇报会,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转型发展凝聚了共识、明确了路径。全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初审:杨    继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