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引导大家关注自身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情绪变化,掌握压力管理方法、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筑强抗击疫情的心理防线,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长春科技学院特邀长春中医药大学的门瑞雪教授为同学们开展了心理讲座——《疫情中的心理重建》。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为什么要在疫情之中进行心理重建,二是封校期间容易出现的心理变化,三是特殊时期如何进行心理重建。



针对为什么要在疫情之中进行心理重建问题,门瑞雪教授指出:正性的心理暗示可以改善人的气血循环,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我们要重视疫情的严重性,正视疫情的严重性,同时也要提高心理免疫力,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
针对封校期间容易出现的心理变化问题,门瑞雪教授指出:第一,封闭期间可能导致同学们生活节奏紊乱,对情绪造成巨大影响,出现焦虑、抑郁、暴躁等情绪,并且这类情绪会传染给身边的人,处理不当会引起群众恐慌;第二,环境和仪式感丧失,随着封闭隔离,大家的生活环境变得相对单一,生活仪式感减弱,仪式感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单一环境与仪式感的减损,可能导致长期的紧张状态,进而导致人的免疫力衰竭,可以通过降低自我对生活以及环境要求的期望值、确定预期波动值、将期望进行拆分,以此缓解恐慌和焦虑;第三,释放情绪渠道急剧减少,出现情绪叠加效应,负性的叠加造成马太效应、恶性循环;第四,思维的长度、宽度、高度降低,大脑的记忆力,思维的联系性以及思维站位格局受影响;第五,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沉浸虚拟世界,导致身体健康状况变差;第六,外来信息的影响被放大。

针对特殊时期如何进行心理重建问题,门瑞雪教授指出:第一,要保持自己的阳光心态;第二,在非原则问题处理上可以难得糊涂;第三,增加仪式感,罗列每天的学习计划、锻炼计划等;第四,可以通过运动来调节心情,保证身体健康;第五,及时宣泄积郁,可以通过向朋友家人倾述或寻求学校心理教师的心理援助。
针对特殊时期如何进行心理重建问题,门瑞雪教授指出:第一,要保持自己的阳光心态;第二,在非原则问题处理上可以难得糊涂;第三,增加仪式感,罗列每天的学习计划、锻炼计划等;第四,可以通过运动来调节心情,保证身体健康;第五,及时宣泄积郁,可以通过向朋友家人倾述或寻求学校心理教师的心理援助。

最后,门瑞雪教授指出:疫情当前,我们要保持信心,共克时艰。讲座得到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响应,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收获颇丰,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解决学习、工作中的问题。另外,门教授还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联系门教授哦!

门瑞雪,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曾荣获长春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长春市三八红旗手标兵、长春市师德标兵、长春市十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原文链接:https://www.eol.cn/jilin/jlgd/202203/t20220322_2216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