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科有这样一群就业先进工作者,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就业工作,及时发布校园招聘和就业信息,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拓宽就业空间,他们愿意倾听学生的就业需求,积极与学生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给予建议。
医药学院院长闫立安就业工作事迹
医药学院2023届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形式严峻,给就业工作带来了空前挑战。闫立安院长心急如焚,从年初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在这731名毕业生的身上,他们的就业情况既是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考验,更是关系到每个家庭对孩子成人成才的期盼。闫立安院长带领全院教师开始想尽各种方法,设身处地做好学生就业引导与服务。

讲座直播,促进就业
在3月份,闫立安院长围绕“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展开,就当前2023届学生所学专业的学业情况、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做了详尽分析和解读,对731名毕业班学生的就业观做了积极引导,让学生们更加坚定了“先就业、再择业”求职信念。
针对医学类专业的就业形式,闫立安院长分析了医疗行业的前景,解读了医药学院校企合作的优势,肯定了学生们在前期实习的优异表现,同时对同学们的不之足也做了客观的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在就业选择问题上相对独立、更加自我,尤其看重是否有符合自己兴趣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不仅仅重视“硬福利”,还特别重视弹性工作时间、学习培训机会、带薪休假等“软福利”。但眼高手低、期望值过大也是我们学生的不足之处。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在家陪父母、创业考察或者在家思考人生的“慢就业”现象。闫立安院长希望同学们能够直面现实,勤奋踏实,摆正求职心态,先就业后择业。

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践行“请进来,走出去”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教师的初心,更是教师的使命。闫立安院长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从课堂教学到学风建设,提出各种措施夯实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校内实验室,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全面跟进,一个个协调坚持,通过努力,医药学院与北京华生康复医院签订实践教学基地,与解放军总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等省内外三甲医院建立实习基地。他希望通过坚实的校内学习、校外实践,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为社会发展输送可用人才。

为此,医药学院还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专栏“职”等你来,专门为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发布相关信息,为毕业生答疑解惑,给毕业生以更好的服务。

闫立安院长提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信:“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而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