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召开课程组专项会议

来源:智能制造学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10-14

2025年10月10日,智能制造学院召开课程组专项工作会议,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杨继,副院长隋庆茹,办公室主任赵莹及各课程组负责人参会。本次会议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核心任务展开深度研讨,旨在明确各课程组成员、课程建设方向以及课程组工作实施路径。

会议伊始,杨院长阐述了课程组成立的初衷与必要性。他提到,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优化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破专业壁垒,学院整合各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将授课教师组建为五个课程组。这一举措意义重大:课程组为教师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知识融通;有助于加强课程与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还能促进教师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教师团队建设与发展。

杨院长要求各课程组应以AI技术为驱动,打破课堂边界,推动教学方法从“经验主导”向“数据支撑”迭代升级,构建“技术——场景——育人”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产业适配的育人成效。

随后,隋庆茹副院长结合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针对具体任务,部署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课程组负责人应制定出课程组年度工作计划,把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落实落细,保障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二是积极推进“一师一优课3.0”数字化资源建设,重点加强“思政案例”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三是要求各课程组提交至少1门课程的改革方案,且年内组织不少于2次专题教研活动,以此推动教学交流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会议最后,杨院长特别指出,课程组的各位成员要合理分配在教学与科研上投入的精力,做到两者兼顾、协同发展。同时,要以“稳中求进”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扎实。学院方面也将出台课程组运行管理制度,为课程组各项工作的有序、稳步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会议标志着智能制造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进入系统化、实质化推进阶段,人员分工与任务部署的同步明确为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助力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未来,学院将围绕课程组建设持续发力,以改革创新驱动教育质量提升,为新时代智能制造领域输送更多兼具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初审:杨 继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