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健康防线! 教学保障部开展诺如病毒防控专题培训

来源:教学保障部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9-08

近期,沈阳师范大学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切实保障校园师生健康安全,全面提升后勤一线人员的病毒防控能力,我部门特邀请附属医院院长吴毓章、副院长李一谦及本次培训主讲教师徐萍面向食堂档口工作人员及宿舍保洁人员开展诺如病毒防控专题培训,以“实战化”教学织密校园健康防护网。

培训伊始,徐萍老师以沈阳师范大学疫情案例为切入点,强调高校作为人员密集、空间相对封闭的场所,是诺如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她指出,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仅需少量病毒即可引发感染,一旦在食堂、宿舍等重点区域扩散,将对校园正常秩序造成严重影响,为全体参训人员敲响了警钟。

在诺如病毒核心知识讲解环节,徐萍老师围绕三大重点展开。其一,流行特征方面,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尤其在人员聚集的集体单位易暴发流行;其二,传播途径具有多样性,主要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表面间接传播;其三,易感人群覆盖全年龄段,由于病毒变异快、缺乏长效免疫,后勤一线人员因日常工作需频繁接触公共区域和各类物品,属于感染高风险群体。

针对“感染后如何应对”,徐萍老师详细介绍了诺如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与治疗原则。感染后通常在12-48小时内出现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她特别强调,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关键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预防是阻断诺如病毒传播的关键!”在预防与控制环节,她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现场开展七步洗手法教学。从“掌心相对搓揉”“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到“指尖在掌心搓揉”等七个步骤,徐萍老师逐一示范动作要领,要求全体参训人员现场模拟练习,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规范到位,切实通过正确洗手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考虑到保洁人员的工作特殊性,培训后半程进行了专项系统培训。此次专项培训旨在达成三大目标:一是提升保洁人员的病毒防控专业技能,确保掌握科学规范的消毒和清洁方法;二是强化校园卫生环境保障能力,从源头降低病毒滋生和传播风险;三是增强责任意识,让“健康守门人”的理念深入每位保洁人员心中。

专项培训内容聚焦实操细节。在手卫生方面,要求保洁人员在清洁消毒前后、接触垃圾和污染物后必须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必要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加强防护;在消毒液配制上,明确常用含氯消毒液的浓度标准——预防性消毒浓度为500mg/L,针对污染物消毒浓度需提升至1000-2000mg/L,提醒大家配制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原液;在生活垃圾分类环节,强调要严格区分生活垃圾与医疗废弃物(如污染的口罩、手套),对疑似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需单独收集,用双层垃圾袋密封后按规定流程处理,防止病毒扩散。

此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指导,有效填补了后勤一线人员对诺如病毒防控知识的空白。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专业的技能和更负责的态度做好食堂、宿舍的清洁消毒工作,为全校师生筑牢抵御诺如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守护校园一方平安。(通讯员:陈茗琦)

 

初审:陈茗琦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