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双阳区云山街道石桥社区,在校行政楼411会议室开展主题讲座。抗美援越老兵马向龙受邀讲述革命故事,双阳区云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科科长邱政序、云山街道石桥社区党委副书记岳丹、云山街道石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任忠财、云山街道石桥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珈瑀,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共300余人参与,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路平主持。

活动伊始,王路平副院长指出,八十年前,中华儿女以热血与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回望这段历史,既是为了铭记先辈的奉献与功勋,更是为了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她表示,此次学校与社区联动,特邀老兵讲述亲身经历,正是以一份“鲜活的教材”,让广大师生近距离触摸历史、感知崇高,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代代相传。
在同学们的期待的目光中,年过八旬的马向龙老人在亲人的搀扶下走到台前,虽已步履蹒跚,但眼神里的光芒却如星火般明亮,胸前戴着的党徽,像是无声的诉说着岁月里的厚重过往。他讲述1965年投身抗美援越战场的经历:防空洞压缩饼干泡水裹腹、战友因不适越南酷热气候牺牲的嘱托、胜利归来见山河无恙的热泪……老人讲到动情处声音颤抖,在场师生静静聆听,不少人红了眼眶。

张狂静老师从理论层面,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科学内涵。她指出,这一精神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为核心,以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为底色,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特质,并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支撑。愿你们将抗战精神中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融入日常,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学业与生活中的挑战,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追逐梦想。真正成为胸怀家国、脚踏实地、不负时代的新时代青年。

“老爷爷们的故事是活着的历史。”学生激动地说,“以前觉得英雄遥远,现在才懂他们是危难时敢站出来的普通人,我们要守住这份和平。”“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红色故事讲好、把革命精神传承好,激励他们以先辈为榜样,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思政教师李昊坚定地说。

长春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老战士先进事迹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持续完善典型案例库建设,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思政教学新模式,扎实推进红色教育长效化机制建设,切实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初审:王路平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