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团学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专栏 / 正文

“青春返乡,实践铸魂”——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六十三)

发布日期:2025-09-28 浏览量:

青春返乡

实践铸魂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指尖拂过药名详

核对处方的剂量

分装颗粒的清香

用严谨的操作

践行规程的章

每一步都踩着实践的方


23级中医学一班王溪曼

实践单位:山西省南街驿后卫生服务中心

实践岗位:志愿者


实践感悟

    为积极响应学校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这个暑假,我选择深入基层,在家乡的驿后卫生服务站进行了为期数周的志愿服务。这段经历并非轰轰烈烈,却如涓涓细流,浸润心田,让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社会责任与自我成长有了更为深刻和真切的体悟。

    初到驿后卫生服务站,其整洁的环境和医护人员忙碌而有序的身影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实践任务主要围绕辅助医护人员开展日常工作、参与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协助进行居民健康信息的部分整理工作。与例文中清洁街道、安全生产宣传等不同,我的战场更多地聚焦于医疗卫生这一专业领域,这对我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学习的宝贵机会。

    我的首要工作是担任导诊助手。在门诊大厅,我负责引导前来就诊或咨询的居民,帮助他们了解就诊流程、科室位置,协助使用自助挂号缴费机,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必要的搀扶和帮助。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极其需要耐心和沟通技巧。许多老年人对智能设备感到陌生,需要我一遍遍演示、一步步引导;一些居民因身体不适而情绪焦躁,需要我耐心安抚、有效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更细致地观察他人的需求,如何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也真切感受到了被需要、被信任的温暖。一声声真诚的谢谢,成为了我每日辛勤工作最好的回报。

    此外,我有幸参与了服务站组织的夏季常见病防治慢性病管理主题健康小讲堂的筹备与辅助工作。我协助医护人员布置场地、发放宣传折页、引导居民入座。在讲座中,我不仅自己学习到了实用的健康知识,更观察到主讲医生如何用生动平实的语言,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居民们能理解、记得住的健康常识。之后,我还跟随医护人员深入社区,向居民们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并解答一些基础的咨询。我意识到,基层卫生服务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将健康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前置化、普及化,防患于未然,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在服务站的安排下,我还协助进行了部分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核对与录入工作。我深知健康信息的准确性与隐私性至关重要,因此对待每一个数据都格外小心谨慎,反复核对。这项工作锻炼了我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透过这些档案,我仿佛看到了背后一个个鲜活的家庭与个体,更理解了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对于实现精准化、连续性健康服务的基础性作用。

    短短几周的实践转瞬即逝,但留给我的思考和收获却是沉甸甸的。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这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默默的健康守门人。他们日复一日地处理着常见病、多发病,管理着慢性病患者,开展着健康宣教,工作琐碎却不可或缺,平凡中彰显着伟大的价值。

    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实践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课。它让我走出了象牙塔,走进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在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接触中,我的沟通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共情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我更懂得了换位思考,学会了耐心与包容。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当代青年,绝不能仅仅埋头于书本知识,更应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将所学所知转化为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感谢驿后卫生服务站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实践平台,感谢每一位指导我、帮助我的医护人员。未来,我将会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持续关注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并愿意在更多需要我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青春在奉献与担当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初审丨王琳倩

复审丨陈树森 

终审丨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