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返乡
实践铸魂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故园风暖唤归程
热忱装满行囊
缝隙心意撒向家园土壤
青春的脚步
丈量家园的变迁
每个脚印
都印着成长的箴言
24级中药学2班苏美琳

实践单位:敦化市胜利街道民和社区
实践岗位:志愿者
实践感悟

七月的风带着暑气,走进敦化市胜利街道民和社区,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大学生托管营实践。从初见时的拘谨到离别时的不舍,这段时光像夏日的阳光,明亮而温暖,让我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溢的感动与蜕变。
手工课上,“环保创意角”永远热闹非凡。带着孩子们收集废旧纸盒、塑料瓶,和卡纸一起变废为宝。教他们做小花瓶时,有人给瓶身贴满彩色卡纸花瓣,有人用瓶盖拼出星星图案;做小摆件时,他们更是创意迸发,用卷纸筒做“望远镜”,用酸奶盒做“储蓄罐”。看着孩子们举着自己的“废品艺术品”骄傲展示,我突然明白,创意从不需要昂贵的材料,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能让平凡之物发光。
绘画课上的世界永远充满惊喜。我们画过姹紫嫣红的花朵,有的孩子给每片花瓣都画上笑脸;画海洋生物时,有人笔下的鲸鱼背着城堡,小丑鱼戴着蝴蝶结。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学会了放下“标准答案”,用欣赏的眼光守护每一份童真。
英语课的时光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为了让孩子们记住1月到12月的表达,我准备了彩色日历卡片,把每个月份的节日和他们的生日对应起来,“January有元旦,February有春节”,孩子们边指卡片边跟读,很快就记住了月份单词。教天气表达时,我们玩起“情景模拟”游戏,有人举着画着太阳的卡纸说“sunny”,有人摇着自制小旗子说“windy”,曾经害羞的孩子渐渐能笑着举手:“老师,今天是cloudy!”

最难忘的是立秋那天,我特意准备了24节气小课堂。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四季流转,讲节气是古人观察自然的智慧——立春万物醒,夏至蝉声扬,立秋凉风起,冬至寒意浓。孩子们好奇地问“节气和天气有关吗”,我们一起用卡纸做节气卡片,在“立秋”卡片上画麦穗,在“春分”卡片上画对称的花。看着他们认真排序卡片的样子,我忽然懂了:传统文化的种子,正借着这样的陪伴悄悄发芽。
离营那天,孩子们把亲手做的小花瓶、画满海洋生物的画册和写着月份单词的卡片塞给我。握着这些带着温度的礼物,我知道这段时光早已刻进记忆。它让我明白,教育是用耐心浇灌信任,用创意点燃热情,用陪伴传递温暖。一个月的实践很短,但那些握过的小手、听过的笑声、收获的成长,早已成为我青春里最珍贵的宝藏,让我更懂得责任的意义,也更坚定了用爱心温暖他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