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2024级小学教育专升本7班的李梅,这个暑假我很荣幸参加了“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到了会泽县团委青年发展部和学少部。在这里我主要负责县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同时承担大学生西部计划全国和地方项目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此外,我也是各项志愿活动中的一名志愿者,帮助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我对我的身份做了重新校准,过去在外求学,对“家乡”更多的是情感符号;这次以“服务者”身份回来,第一次用脚步丈量了县城的每一条背街小巷,用耳朵倾听了基层工作者的真实节奏。身份从“被照顾的孩子”切换到“照顾别人的志愿者”,让我对“家乡”有了更立体的理解——它不仅是籍贯栏里的两个字,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持续投入、不断反哺的生命共同体。此外,基层工作对我也有很大的震撼,例如在一次的越野跑的志愿活动中,我原以为只是简单的召集志愿者完成活动,等真正上手后才发现其中工作人员的辛苦。同时,一位西部计划志愿者也深深的温暖到我,他经常在完成了自己本职工作后,还帮助我修改第二天活动需要的文稿,原以为自己是“给予者”,结果却成了“收获者”。这些活动的每瞬间都让我确信,志愿服务从来不是单向输出,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精神接力。

这次返家乡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县城的毛细血管,也照见了自己的成长坐标。我学到的不仅是如何写方案、文稿,更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里,保持无限的热爱。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带着这份“把论文写在家乡大地上”的谦卑与韧性,继续当一个“随时能回家出份力”的年轻人。
文稿 | 李 梅
图片 | 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
美编 | 姜思琪
校对 | 黄秀蓉
初审 | 周文翰
复审 | 张贺亮
终审 | 唐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