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焦点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认真学习,积极借鉴——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分享交流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0

近日,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组织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分享交流会,特邀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主任刘艳分享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经验。

生物工程专业近年来成果显著,2023年建成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试点,曾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门,省级课程思政项目1门等。该专业学生有近200余人次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校级学科竞赛中获奖。考研率达32%,就业率达到100%。该专业成为我校专业建设中的先进典范。

交流会伊始,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唐敬仙对刘艳主任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唐院长高度赞扬生物工程专业近两年取得的突出成就,认为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实施路径清晰有效。他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解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鼓励各专业负责人认真学习、积极借鉴。

分享过程中,刘艳主任围绕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关键举措展开,系统介绍了该专业在制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的创新理念与务实举措,以“企业共建共管”为核心、以“深度调研与政策洞察”为基石的成功实践,给各专业提供了理论参考。刘艳主任说,制定一份能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有效赋能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培养方案,绝非闭门造车所能成就,其关键在于真正走出去,深入产业一线。为此,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团队遴选了四家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技术领先且合作意愿强烈的优质企业作为首批深度合作对象,秉持“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鲜明导向,开展了前期有目的、有深度、系统化的企业调研工作,彻底摸清了相关岗位对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和未来演变趋势,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精准度。“企业共建共管”机制得以实质性推进,生物工程专业并未将合作停留在简单的实习基地建设层面,而是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设计,将行业的最新技术标准、项目流程、职业规范融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同时,他们重视企业对人才的反馈闭环,建立了毕业生质量跟踪与企业评价常态化机制,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并据此持续迭代优化方案。

以“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怎么好,我们就怎么培养。”分享的最后,刘艳主任高度凝练了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各专业主任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踊跃发言、积极提问,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大家围绕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何有效调动企业持续参与的积极性、合作过程中的权责界定等实操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如何将生物工程专业“基于深度调研、强化共建共管、注重政策对标”的成熟理论框架与方法论,创造性融入诸如新媒体运营、学前教育、国际传播等领域的专业建设中,展开了积极的思考与讨论。

交流会尾声,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唐敬仙作总结发言,他对刘艳主任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对此次交流活动的成效给予了积极评价。唐院长强调,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质量、可分析的优秀样板。他要求各专业负责人务必深入消化吸收此次交流的成果,不能止步于“听到”,更要落实于“学到”和“用到”,要结合学院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思考转化路径,将其中具有普适价值的理念、策略与方法真正内化、改造、创新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切实行动,最终推动学院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生动展示了生物工程专业的宝贵经验,也为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在探索符合自身学科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与可行的借鉴。

文稿 | 王     佳

图片 | 薛义豪

美编 | 相煜晗

校对 | 黄秀蓉

初审 | 周文翰

复审 | 张贺亮

终审 | 唐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