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东北新闻网、中国吉林网等媒体关注报道了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11月30日以《长春科技学院专业课上出“思政味”》为题、中国吉林网12月3日以《快来看!长春这所大学专业课上出“思政味”》为题、东北新闻网12月3日以《长春这所大学的专业课上出“思政味”》为题,先后报道了我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探索与实践情况。其中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报道原文如下:
在薪酬管理课程中培养“工匠精神”,在人力资源规划课程上阐释“五位一体”总布局,在领导学课程中融入“四个意识”,在行政管理课堂上讲述“钉钉子精神”......如今,长春科技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经有6门专业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专业教育,全方位、全过程,春风化雨,引航成长。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是不断解放人的思想、调整分配关系、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历史,作为新时代的HR,我们不能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要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李超在薪酬管理的课堂上讲到。他在讲授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时,从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四个角度,要求同学们要养成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
在人力资源规划课堂上,屏幕出现了丝绸之路的图片,刘海生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到:“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加速中国人力资源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走出去的企业如何用好和管理好自己国家的员工以及当地国家的员工,从而使企业在走出去之后不断发展壮大,是一带一路给走出去的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党的报告内容的引入,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要从依赖自然资源转向依靠人力资源的含义。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点的理解掌握,又将党的精神学懂弄通、入深入细,教学效果明显。”一位教师在全程观摩后,在听课记录本上写下这样的评语。
人力资源管理系2016级学生朱佳艺表示:“我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在社会保障学课上,老师用‘员工以公司未缴纳社保为由进行敲诈’的案例教育我们学做人,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
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王娜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指导专业教师作好专业建设,同时还指导教师如何将德育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她认为:“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舞台,更是价值引领的阵地,每门课蕴含的育人功能都应发掘出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立足本专业,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绘好课程思政同心圆。”
据悉,长春科技学院商学院于2017年开始实施《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示范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把正确价值引领、共同理想信念塑造作为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真正做到各类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