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立春为二十四节气首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的载体。为使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在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民风来历的基础上,让同学们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让同学们体会到立春对人们生活的重大影响。我院社团部汉广协会于1月4日线上进行了立春活动。
活动流程
由工作人员李怡凡首先介绍立春的由来以及习俗,然后与同学们制作和品尝春饼和春卷,最后和同学鉴赏与立春相关的古诗词。






活动内容
1.立春的由来:很早以前,人们只知道打猎,不知道种田,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后来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人们才开始种庄稼,生活慢慢好了起来。所以前后五帝都很关心农事,到了周朝的时候更把务农的世提到朝议上,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迎春仪式,与民同耕。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就是“开始”的意思,“春”是温暖,生长耕耘的意思。所以立春就是从今天要开始努力耕耘了。
2.立春的习俗:最为常见的是打春和吃春饼春卷。打春在旧时就是要用前一天的泥巴做成春牛,立春之日用红绿鞭抽打。而如今就是在农历日历上找到春天来临的具体时间,不管在何时,都要用最精神的姿态以及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吃春饼和春卷俗称“咬春”,春饼又称“荷叶饼”,薄薄透亮,卷着初春的时令蔬菜,老北京最为讲究,要从头吃到尾,寓意着五谷丰登,有头有尾。
3.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就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在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从洞里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儿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鱼负着一般在水面。
活动总结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保留着独特而又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接续传承和发扬。在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民风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旧时中国人民对于节气的智慧与创意,还有将来我们作为新一代传承人肩上的使命。
通过本次立春活动,学生了解和学习到立春的民风民俗,同学们更加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源远流长,同时增长了对习俗的深刻了解和认知,感受到了我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强大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件。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3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