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期间,我校共80余名教师参加了2018年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此次培训于7月16日在吉林师范大学正式开班,培训使大家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同时,拓宽了视野,有效地提高了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为走向今后的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培训是在吉林省教育厅指导下,由吉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和管理,旨在帮助和指导高校新入职教师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和教育行业要求,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化。本次培训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高等教育法规》四门基础课程,以及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专题培训内容。来自吉林师范大学的刘国权、孙艳红、侯云龙、陆玉文、赵光辉、王丽娟教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深入浅出的剖析讲授,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熠熠生辉的名师风采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国权教授在培训伊始,便对学员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在学习新知的同时,珍惜此次培训的宝贵机会,与来自省内各大院校的教师们在交流中共享经验,在观点碰撞中成长收获。在“人民教师,良知所在”专题讲座上,侯云龙教授以他生动幽默的语言、广博的学识和高雅的人文修养征服了全场。他提出身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受得起清寒,经得起诱惑,坐得住板凳 。”教师的良知决定着从教的宽度、深度、长度三个维度,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对高校新入职教师开展岗前培训,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每一位新入职教师都肩负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是学校师资队伍的有生力量。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并将其正式纳入到学校师资队伍培训工作体系中来。在此次培训工作开展期间,坚持抓好、认真落实各项内容,广泛宣传、积极组织,为新入职教师参加培训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期9天的培训短暂而充实,我校全体参训教师克服高温酷暑,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老师的“四有”标准为目标,尽快成长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老师,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