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成长 / 考研榜 / 正文

考研喜报 逐梦“研”途,终成硕果(八)

发布日期:2025-07-03 浏览量:

逐梦

终成硕果


01

个人介绍

杨天昊,男

2020级中医学专业


02

在校荣誉

2021-2022校三等奖学金优秀团员

2022-2023校三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

2023-2024校二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

2024-2025校二等奖学金



03

考研成就

上岸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报考专业:中医妇科学


04

经验分享

一、三轮复习框架:科学规划时间线

1. 基础阶段(3-6月)

中药+方剂:用趣味歌诀(如《中药快快记》)结合Anki卡牌滚动背诵功效、组成,重点攻克特殊主治和配伍比例。

中基+中诊:以教材为核心,用思维导图搭建框架(如藏象、舌脉、脏腑辨证),配合蓝基因APP分章节刷题。

中医内科学:优先掌握病--方歌诀,结合病因病机理解辨证逻辑。

2. 强化阶段(7-9月)

横向串联:对比相似知识点(如中基与中诊的病因病机差异、方剂中同一药物不同配伍作用)。

真题实战:分章节刷题后整理错题本,标注高频考点(如中诊浮脉类鉴别、中内三共题)。

针灸突破:背诵十四经循行歌诀+特定穴(五腧穴、原络穴),结合身体定位强化记忆。

3. 冲刺阶段(10-12月)

查漏补缺:重点复盘错题本,回归教材细节(如方剂煎服法、中药孕妇禁忌)。

套卷模拟:每周全真模考,严格计时并分析时间分配(如中综3小时需预留30分钟检查)。

政治+英语冲刺:集中背诵肖四/肖八大题,总结英语作文模板并限时训练。

二、分科攻坚策略:针对性提分技巧

1. 中基

重点:藏象、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经典原文。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概念(如母病及子子盗母气差异)。

2. 中诊

难点:舌脉鉴别(如相似脉象)、脏腑辨证证型区分。推荐用表格对比+蓝基因评论区大神总结。

3. 中药/方剂

中药:功效为主,主治推导,特殊药性单独标记(如朱砂用量、附子煎法)。

方剂:方歌涵盖组成+功效,主治结合病机推导(如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

4. 中内

核心:证型歌诀(如肺痨阴虚月华丸),注重病证鉴别(如阴黄寒湿阻遏vs脾虚湿滞)。

5. 针灸

速记:经脉循行口诀(如肺寅大卯胃辰宫),主穴配穴规律(如血瘀证配血海、膈俞)。

三、高效工具与资源推荐

1. 记忆工具

Anki卡牌:抗遗忘滚动复习中药功效、方歌。

2. 刷题平台

蓝基因APP:分章节真题+评论区考点总结,优先做近10年套卷。

纸质套卷:后期模拟用《研大医学模拟卷》《远志冲刺卷》。

3. 辅助资料

教材:《学霸笔记》整合考点,《中综知要》提炼高频内容。

政治:肖秀荣1000+徐涛《核心考案》,搭配红果研思维导图。

四、避坑指南与心态管理

1. 常见误区

盲目追求背诵遍数,忽视理解(如中诊脏腑辨证需逻辑推理)。

过早抠细节(如中药性味归经),忽略基础分(功效、方歌)。

2. 时间管理

每日任务清单:用时间折叠术拆分碎片时间(如课间背10个方歌)。

劳逸结合:每周留半天休息。

3. 心态调整

模考分数波动正常,重点分析错因而非焦虑。

组队学习:与研友互相抽查知识点,分享高频考点。

五、给学弟学妹的寄语

考研是持久战,需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中综300分是提分核心,前期扎根基础,后期精准突破。推荐结合自身情况调整计划(如夜型人可延迟早晨背诵),善用工具减轻记忆负担。最后,请相信:每一味药的背诵、每一道真题的复盘,都是未来临床思维的筑基。预祝大家传承岐黄,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