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
口腔医学
二、专业代码
520102K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2.5年
三、专业简介及特色
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的支撑,又要有许多相关学科的支持,融医学、工艺美术学、社会学、心理学为一体。本专业主要研究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培养学生对于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
本专业以服务于企业为宗旨,以社会迫切需求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方位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课程设置中,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全面规划实践教学,将教、学、做融为一体,重点培养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满足基层口腔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四、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基本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达到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的理论与技能要求,能够从事基层医疗机构的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及预防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五、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口腔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预防医学等口腔专业知识。
2. 能力要求:
(1)具有常用口腔材料的认知与应用能力;
(2)具有常用口腔设备的应用能力;
(3)具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能力;
(4)具有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3. 素质要求:
(1)道德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养。
(3)专业素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六、职业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能力分解表
序号 | 职业岗位群 | 典型工作任务 | 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 对应知识点 | 学习领域(课程) |
1 | 口腔医疗 | 口腔检查、口腔内科疾病诊疗、口腔修复科疾病诊疗、口腔颌面外科疾病诊疗 | 病史采集能力、窝洞制备能力、牙体预备能力、印模制取能力。 | 牙体牙髓疾病; 牙周疾病; 口腔粘膜病; 牙体缺损; 牙列缺损; 牙列缺失; 牙及牙槽外科; 口腔颌面部骨折; 口腔颌面部炎症; 口腔颌面部创伤; 颞下颌关节疾病。 |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 口腔修复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
2 | 口腔 预防保健 | 窝沟封闭 刷牙指导 口腔健康保健宣教 | 口腔预防保健能力 | 口腔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学变化; 口腔预防保健知识。 | 口腔内科学 口腔修复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预防医学 |
七、专业核心课程简要说明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是通过对口腔医疗、口腔预防保健等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工作过程知识进行结合,建构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预防医学》6门课程。
八、毕业条件
学生毕业必须修满最低109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必须修满35学分,专业课必须修满33学分,职业能力拓展课必须修满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33学分,毕业论文合格。
十、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课程属性 | 课程性质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实验 实训 |
线上 | 线下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35 | 596 | 472 | 104 | 20 |
专业课 | 必修 | 33 | 512 | 368 | 88 | 56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必修 | 8 | 128 | 80 | 40 | 8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33 | 528 |
|
| 528 |
总 计 | 109 | 1764 | 920 | 232 | 612 |
十一、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 程 类别 | 序 号 | 课程 代码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线 上 教 学 | 线 下 教 学 | 实 验 实 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过 程 性 考 核 | 终结性 考核 |
闭卷 | 开卷 |
公 共 基 础 课 | 1 | 130111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0 |
| 8 | 3 |
|
|
| | | √ | |
2 | 13011102 | 形势与政策 | 6 | 108 | 76 | 32 |
| 8 | 8 | 8 | 8 | | | | √ |
3 | 13011103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4 | 72 | 56 | 16 |
| 8 |
|
|
| | | √ | |
4 | 1301110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 | 72 | 56 | 16 |
|
| 8 |
|
| | | √ | |
5 | 130111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4 | 48 | 8 | 8 |
| 4 |
|
| | | √ | |
6 | 1301110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4 | 72 | 56 | 16 |
|
|
| 8 |
| | | √ | |
7 | 02021101 | 大学外语Ⅰ | 2 | 32 | 28 | 4 | | 2 |
|
|
| | | √ | |
8 | 02021201 | 大学外语Ⅱ | 2 | 32 | 28 | 4 | |
| 2 |
|
| | | √ | |
9 | 010912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5 | 24 | 16 | 4 | 4 |
| 2 |
|
| | | | √ |
10 | 12011101 | 应用文写作 | 1.5 | 24 | 20 | 4 | | 2 |
|
|
| | | | √ |
11 | 15011101 |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1 | 16 | 16 |
| |
| 2 |
|
| | | | √ |
12 | 15011501 | 就业与创业指导 | 1 | 16 | 16 |
| | 1 |
|
|
| | | | √ |
13 | 22011101 | 心理健康教育 | 1 | 16 | 16 |
| | 1 |
|
|
| | | | √ |
小计 | 35 | 596 | 472 | 104 | 20 | 25 | 26 | 16 | 8 | | | | |
专 业 课 | 14 | 115930101 | 人体解剖学 | 3 | 48 | 40 | 8 |
| 3 |
|
|
| | | √ | |
15 | 115930102 | 组织胚胎学 | 2 | 32 | 32 |
| | 2 |
|
|
| | | | √ |
16 | 115930103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 3 | 48 | 40 | 8 |
|
| 3 |
|
| | | | √ |
19 | 115932102 | 口腔解剖生理学 | 3 | 48 | 24 | 8 | 16 |
| 3 |
|
| | | √ | |
20 | 115932103 | 口腔组织病理学 | 2.5 | 40 | 32 | 8 |
|
|
| 4 |
| | | √ | |
21 | 115932104 | 口腔设备学 | 2 | 32 | 24 |
| 8 |
|
| 3 |
| | | | √ |
22 | 115932105 | 口腔材料学 | 3 | 32 | 24 |
| 8 |
|
| 3 |
| | | | √ |
23 | 115932106 | 口腔内科学 | 4 | 64 | 40 | 16 | 8 |
|
| 3 |
| | | √ | |
24 | 115932107 | 口腔预防医学 | 2.5 | 40 | 32 | 8 |
|
|
|
| 3 | | | | √ |
25 | 115932108 | 口腔修复学 | 4 | 64 | 40 | 16 | 8 |
|
|
| 2 | | | √ | |
26 | 115932109 | 口腔颌面外科学 | 4 | 64 | 40 | 16 | 8 |
|
|
| 3 | | | √ | |
小计 | 33 | 512 | 368 | 88 | 56 | 5 | 6 | 13 | 8 | | | |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27 | 115933101 | 口腔医学美学 | 2 | 32 | 16 | 16 |
|
|
| 2 |
|
| | | √ |
28 | 115933102 | 口腔数字化技术 | 2 | 32 | 16 | 16 |
|
|
| 2 |
|
| | | √ |
29 | 115933103 | 口腔正畸学 | 2 | 32 | 16 | 8 | 8 |
|
|
| 3 |
| | | √ |
30 | 115933104 | 卫生法学 | 2 | 32 | 32 |
|
|
|
|
| 2 |
| | | √ |
小计 | 8 | 128 | 80 | 40 | 8 | | | 4 | 5 |
| | |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32 | 110004101 | 入学教育 | 2 | 32 |
|
| 32 | √ | | | |
|
|
|
|
35 | 115934101 | 口腔医学综合实训 | 1 | 16 |
|
| 16 | | | | √ |
|
|
|
|
36 | 110004102 | 毕业教育 | 6 | 96 |
|
| 96 |
|
|
|
| 6 |
|
|
|
37 | 110004103 | 毕业实习 | 20 | 320 |
|
| 320 |
|
|
|
| 20 |
|
|
|
38 | 110004104 | 毕业论文(设计) | 4 | 64 |
|
| 64 |
|
|
|
| 4 |
|
|
|
小计 | 33 | 528 | | | 528 | 0 | 0 | 0 | 0 | 30 |
|
|
|
合 计 | 109 | 1764 | 920 | 232 | 612 | 30 | 32 | 33 | 21 | 30 |
|
百分比(%) | 52.1 | 13.2 | 34.7 |
| | | | |
十二、专业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
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口腔医学教学模式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动因,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教师以能力培养为基本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身知识的能力转化。口腔医学教学内容上,弱化口腔医学理论的讲授,突出实务操作,注重案例讲解分析,强化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2.依据职业技能认证,构建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安排课程体系。口腔医学理论与口腔医学应用相结合,口腔医学改革与口腔医学发展相结合。突出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强调1+X职业证书制度,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技能认证、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专业资格证书及职称考试紧密衔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还包括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加大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增强动手实训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环境,熟练顶岗工作。构建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以便实训课程密切联系岗位需要。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上岗实践,促使口腔医学教育与口腔医学工作岗位“零距离”,从而优化专业口腔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