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专业代码
510201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2.5年。
四、专业简介及特色
计算机应用技术属于计算机类,是将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站设计和IT产品销售等多种能力有机结合,综合应用到实际工作的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面向IT企业、互联网企业、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部门的从事网站的设计与维护、大型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技术支持工作以及IT产品的销售与服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领域,培养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管理与维护、软件的使用与开发、网络的组建与管理知识及相应文化素养,具备计算机硬件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能力、动漫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网站建设与管理能力,能胜任计算机操作员岗位工作,并具备向计算机维修工、多媒体制作员和网络管理员等相关岗位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六、培养要求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外语、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的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计算机硬件等基础知识。
(2)掌握信息处理、算法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编程语言,网站开发的流程以及网站管理等专业知识。
2.能力(技能)要求
(1)具有计算机数学的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基本程序设计能力;
(2)具有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网络组建与管理能力、网站前台设计能力;
(2)具有办公自动化能力、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程序编码能力、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编写软件相关文档的能力、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能力、网站设计与管理能力;
3. 素质要求:
(1)道德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养。
(3)专业素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七、职业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能力分解表
序号 | 职业岗位群 | 典型工作任务 | 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 对应知识点 | 学习领域(课程) |
1 | 软件开发 | 程序编码工作;流程设计界面设计工作;软件模块开发工作 | 计算机软件设计的维护与开发的能力;计算机数据库的维护与开发的能力;计算机编码的能力;计算机软件开发文档、代码编写规范的能力。 | 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知识、书写格式规范;计算机数据库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简单的软件建模知识;阅读和编写符合规范的软件文档方法;搭建桌面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的步骤;算法与数据结构知识。 | C、C++、Pythond、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英语、软件开发相关课程实训 |
2 | 网站设计与管理 | 网站前台页面设计的工作;网站的后台开发工作;网站整体规划、网页及数据库设计及网站测试的工作 | 计算机网页设计软件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三维设计等工具的操作与编程能力;计算机网站Web架构设计的能力;计算机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的能力;网站整体规划和网站测试和网站管理的综合能力;自我激励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的能力。 | 计算机静态网页设计软件的操作与编程知识;合理组合页面内容、适当处理图片元素的方法;计算机网站的设计、开发原理;网站数据转换和服务器管理等知识; 数据库安全性的维护知识; 整体规划、数据库设计与服务器管理等原理。 | 网站前台设计, 静态网站设计, 网站内容管理实训, 团队协作, 自我管理, 网站设计与管理相关课程实训 |
3 | IT产品销售与服务 | 计算机软件售前、售中、售后等技术沟通服务的工作;计算机软件的销售、技术服务岗位。 | 计算机项目或产品维护的能力;自我激励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的能力。 | 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知识; 计算机软件销售的方法; | 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 |
4 | 网 络 维 护 管 理 | 计算机设备安装与系统维护排障装配、调试 中小型企业的组网、用网、管网的服务岗位 | 计算机设备安装与系统维护的能力;计算机局域网的组网、用网、管网的能力。 |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局域网的组建、使用和管理的方法; 常见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的方法。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设备调试,实用组网技术 |
八、职业核心课程简要说明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是通过对计算机行业从事各类软件开发、网站设计与维护、网络维护管理等各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基于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建构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主要包括: 《高等数学》、《信息科学导论》、《 程序设计基础》、《Linux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Python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十门课程。
九、毕业条件
学生毕业必须修满最低11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必须修满35学分,专业课必须修满30学分,职业能力拓展课必须修满1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35学分,毕业论文合格。
十、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课程属性 | 课程性质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实验 实训 |
线上 | 线下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35 | 596 | 472 | 104 | 20 |
专业课 | 必修 | 30 | 480 | 92 | 208 | 180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必修 | 12 | 192 | 52 | 56 | 84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35 | 560 | - | - | 560 |
总计 | 112 | 1828 | 616 | 368 | 844 |
十一、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 程 类别 | 序 号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线 上 教 学 | 线 下 教 学 | 实 验 实 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过 程 性 考 核 | 终结性 考核 |
闭卷 | 开卷 |
公 共 基 础 课 | 1 | 130111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0 |
| 8 | 3 |
|
|
| | | √ | |
2 | 13011102 | 形势与政策 | 6 | 108 | 76 | 32 |
| 8 | 8 | 8 | 8 | | | | √ |
3 | 13011103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4 | 72 | 56 | 16 |
| 8 |
|
|
| | | √ | |
4 | 1301110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 | 72 | 56 | 16 |
|
| 8 |
|
| | | √ | |
5 | 130111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4 | 48 | 8 | 8 |
| 4 |
|
| | | √ | |
6 | 1301110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4 | 72 | 56 | 16 |
|
|
| 8 |
| | | √ | |
7 | 02021101 | 大学外语Ⅰ | 2 | 32 | 28 | 4 | | 2 |
|
|
| | | √ | |
8 | 02021201 | 大学外语Ⅱ | 2 | 32 | 28 | 4 | |
| 2 |
|
| | | √ | |
9 | 010912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5 | 24 | 16 | 4 | 4 |
| 2 |
|
| | | | √ |
10 | 12011101 | 应用文写作 | 1.5 | 24 | 20 | 4 | | 2 |
|
|
| | | | √ |
11 | 15011101 |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1 | 16 | 16 |
| |
| 2 |
|
| | | | √ |
12 | 15011501 | 就业与创业指导 | 1 | 16 | 16 |
| | 1 |
|
|
| | | | √ |
13 | 22011101 | 心理健康教育 | 1 | 16 | 16 |
| | 1 |
|
|
| | | | √ |
| 小计 | 35 | 596 | 472 | 104 | 20 | 25 | 26 | 16 | 8 | | | | |
专 业 课 | 14 | 12011102 | 高等数学Ⅰ | 2.5 | 40 | 16 | 24 | 0 | 2.5 |
|
|
| | | √ | |
15 | 113001101 | 信息科学导论 | 2 | 32 | 8 | 8 | 16 | 2 |
|
|
| | √ | | |
16 | 113001102 | 程序设计基础 | 3.5 | 56 | 4 | 24 | 28 | 3.5 |
|
|
| | | √ | |
17 | 113001103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 | 48 | 8 | 40 | 0 |
| 3 |
|
| | | √ | |
18 | 113001104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3 | 48 | 8 | 16 | 24 |
| 3 |
|
| | | √ | |
19 | 113001105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 3 | 48 | 8 | 16 | 24 |
|
| 3 |
| | | √ | |
20 | 113001106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3 | 48 | 8 | 16 | 24 |
|
| 3 |
| | √ | | |
21 | 113002101 | Linux操作系统 | 3 | 48 | 8 | 16 | 24 |
|
|
| 3 | | | √ | |
22 | 113002102 | 数据结构 | 4 | 64 | 16 | 32 | 16 |
|
|
| 4 | | | √ | |
23 | 113003104 | Python程序设计 | 3 | 48 | 8 | 16 | 24 |
|
|
| 3 | | | √ | |
小计 | 30 | 480 | 92 | 208 | 180 | 8 | 6 | 6 | 10 | | | |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24 | 113005201 | 计算机原理及组装维修 | 2 | 32 | 8 | 8 | 16 | 2 |
|
|
| | √ | | |
25 | 113005202 | 网络设备调试 | 2 | 32 | 8 | 8 | 16 |
| 2 |
|
| | √ | | |
26 | 113005203 | 动画设计与制作 | 2 | 32 | 8 | 8 | 16 |
|
| 2 |
| | √ | | |
27 | 113005204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2 | 32 | 8 | 8 | 16 |
|
| 2 |
|
| √ | | |
28 | 113005205 | 云计算技术 | 2 | 32 | 12 | 16 | 4 |
|
|
| 2 |
| | | √ |
29 | 113005205 | Web前端设计与开发 | 2 | 32 | 8 | 8 | 16 |
|
|
| 2 |
| √ | | |
| 小计 | 12 | 192 | 52 | 56 | 84 | 2 | 2 | 4 | 4 |
| | |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30 | 11001101 | 入学教育 | 2 | 32 |
|
| 32 | √ |
|
|
|
| | | |
31 | 113004101 | 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 | 1 | 16 |
|
| 16 |
| √ |
|
|
| | | |
32 | 113004102 | 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 | 1 | 16 |
|
| 16 |
|
| √ |
|
| | | |
33 | 113004105 | 算法设计实训 | 1 | 16 |
|
| 16 |
|
|
| √ |
| | | |
34 | 110004101 | 毕业教育 | 6 | 96 |
|
| 96 |
|
|
|
| 6 | | | |
35 | 110004102 | 毕业实习 | 20 | 320 |
|
| 320 |
|
|
|
| 20 | | | |
36 | 110004103 | 毕业论文(设计) | 4 | 64 |
|
| 64 |
|
|
|
| 4 | | | |
小计 | 35 | 560 | 0 | 0 | 560 | 0 | 0 | 0 | 0 | 30 | | | |
合计 | 112 | 1828 | 616 | 368 | 844 | 35 | 34 | 26 | 22 | 30 | |
百分比(%) | 33.7 | 20.1 | 46.2 |
| | | | |
十二、专业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
本专业课程设置是在对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岗位工作任务和国家对高起专层次的高等教育的现行要求,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改革。除国家规定的思政课程以外,将其他课程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对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梳理,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职业技能学习领域(专业课)和职业能力拓展学习领域,每部分均有其明确的目标任务,并有若干课程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围绕职业核心课程的要求而安排,职业能力拓展和实践教学环节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素质保障。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是以体现完成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应用为核心的,同时也有辐射相近岗位和发展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要求。
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工作流程”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来设计专业课程和实训项目的内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核心,课外为重心”的现代教学模式,提出“重基础、强实践、激创新”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教研项目、多元化教学形式等项目推动下,构建课程的“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研究性教学体系,采用 “线上+线下+虚拟仿真软件+教学平台”的多元化立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激发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