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
护理
二、专业代码
520201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2.5年。
四、专业简介及特色
护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本专业是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护理艺术。其任务是运用护理学基本原理、护理技术和方法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指导健康人群提高疾病预防的认知能力。本专业培养具备医学理论基础、护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院、康养机构及各级社区卫生中心、老年护理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护理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着眼未来老龄化社会对护理行业人才的需求,兼顾学生未来就业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按照应用技术型人才定位,以护士岗位胜任力课程体系的三个模块,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人文科社素养。以2+1培养模式,专业教学与医院、社区实习基地对接。临床护理专家走入课堂、学生进入医院、社区,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力及宽泛的就业适应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胜任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及预防保健等工作。
五、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及相关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的人才,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初步的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并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六、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1)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基本理论知识;
(4)熟悉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相关知识;
(5)掌握生命各阶段的预防保健及健康促进知识;
(6)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
(7)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及相关护理知识。
2. 能力要求:
(1)具有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2)具有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护理操作能力;
(3)具备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4)具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并具有在不同地域开展护理服务的能力;
(5)具备能够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和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6)具有正确地书写护理相关文件的能力;
(7)具有评判性思维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具有能够为护理对象提供健康教育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1)道德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养。
(3)专业素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七、职业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能力分解表
序号 | 职业岗位群 | 典型工作任务 | 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 对应知识点 | 学习领域(课程) |
1 | 社区养老护理 | 按照不同护理级别的老年人,制定老年人的护理制度,按护理员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各项护理工作,以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 | 有良好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积极学习养老护理知识,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实力。 | 老年人常见的功能性健康问题的处理,以及临终患者的护理等。 | 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健康评估、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 |
2 | 临床营养 | 能够在饮食、预防疾病、辅助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指导。 | 能够设计好方案和跟踪服务的营养专业人才。 | 营养监测和评价。 | 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 |
3 | 母婴保健 | 孕前指导、妊娠期卫生保健、胎教指导、分娩陪护、产褥期保健、哺乳期保健、母乳喂养、计划免疫。 | 具备孕期指导、产后恢复等、婴儿运动、早期智力开发等技能力。 | 主要掌握婴儿和待产、哺乳期女性的生活、生理、心理、卫生、医卫预防等技能 | 儿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健康评估、社区护理学。 |
4 | 血站 | 血液监测和评价、血液制剂制备所需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办法。 | 积极学习血液相关知识,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实力。 | 输血、采血、血制品保管、“三查十对”制度。 | 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健康评估、社区护理学、生物化学等。 |
八、职业核心课程简要说明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是通过对社区养老护理、临床营养、母婴保健等各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基于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建构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健康评估》、《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8门课程。
九、毕业条件
学生毕业必须修满最低105.5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必须修满35学分,专业课必须修满32.5学分,职业能力拓展课必须修满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30学分,毕业论文合格。
十、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课程属性 | 课程性质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实验 实训 |
线上 | 线下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35 | 596 | 472 | 104 | 20 |
专业课 | 必修 | 32.5 | 520 | 392 | 76 | 52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必修 | 8 | 128 | 118 | 10 | -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30 | 512 | - | - | 512 |
总 计 | 105.5 | 1756 | 982 | 190 | 584 |
十一、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 程 类别 | 序 号 | 课程 代码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线 上 教 学 | 线 下 教 学 | 实 验 实 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过 程 性 考 核 | 终结性 考核 |
闭卷 | 开卷 |
公 共 基 础 课 | 1 | 130111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0 |
| 8 | 3 |
|
|
| | | √ | |
2 | 13011102 | 形势与政策 | 6 | 108 | 76 | 32 |
| 8 | 8 | 8 | 8 | | | | √ |
3 | 13011103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4 | 72 | 56 | 16 |
| 8 |
|
|
| | | √ | |
4 | 1301110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 | 72 | 56 | 16 |
|
| 8 |
|
| | | √ | |
5 | 130111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4 | 48 | 8 | 8 |
| 4 |
|
| | | √ | |
6 | 1301110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4 | 72 | 56 | 16 |
|
|
| 8 |
| | | √ | |
7 | 02021101 | 大学外语Ⅰ | 2 | 32 | 28 | 4 | | 2 |
|
|
| | | √ | |
8 | 02021201 | 大学外语Ⅱ | 2 | 32 | 28 | 4 | |
| 2 |
|
| | | √ | |
9 | 010912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5 | 24 | 16 | 4 | 4 |
| 2 |
|
| | | | √ |
10 | 12011101 | 应用文写作 | 1.5 | 24 | 20 | 4 | | 2 |
|
|
| | | | √ |
11 | 15011101 |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1 | 16 | 16 |
| |
| 2 |
|
| | | | √ |
12 | 15011501 | 就业与创业指导 | 1 | 16 | 16 |
| | 1 |
|
|
| | | | √ |
13 | 22011101 | 心理健康教育 | 1 | 16 | 16 |
| | 1 |
|
|
| | | | √ |
| 小计 | 35 | 596 | 472 | 104 | 20 | 25 | 26 | 16 | 8 | | | | |
专 业 课 | 14 | 114242107 | 护用药物学 | 2 | 32 | 32 |
| |
|
| 2 |
| | | √ | |
15 | 114242108 | 护理学导论 | 1.5 | 24 | 24 |
| | 1.5 |
|
|
| | | √ | |
16 | 114242109 | 护理伦理学 | 1.5 | 24 | 24 |
| | 1.5 |
|
|
| | | √ | |
17 | 114243101 | 基础护理学I | 3.5 | 56 | 40 | 8 | 8 |
| 3.5 |
|
| | | √ | |
18 | 114243102 | 基础护理学II | 3.5 | 56 | 40 | 8 | 8 |
|
| 3.5 |
| | | √ | |
19 | 114243103 | 健康评估 | 4 | 64 | 44 | 12 | 8 |
| 4 |
|
| | | √ | |
20 | 114243104 | 内科护理学 | 5.5 | 88 | 68 | 16 | 4 |
|
| 5.5 |
| | | √ | |
21 | 114243105 | 儿科护理学 | 3 | 48 | 32 | 8 | 8 |
|
|
| 3 | | | √ | |
22 | 114243106 | 外科护理学 | 5 | 80 | 56 | 16 | 8 |
|
| 5 |
| | | √ | |
23 | 114243107 | 妇产科护理学 | 3 | 48 | 32 | 8 | 8 |
|
|
| 3 | | | √ | |
小计 | 32.5 | 520 | 392 | 76 | 52 | 3 | 7.5 | 16 | 6 | | | |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24 | 114243201 | 急危重症护理学 | 2 | 32 | 26 | 6 | |
|
|
| 2 | | | √ | |
25 | 114243202 | 传染科护理学 | 1 | 16 | 16 |
| |
|
|
| 1 | | | √ | |
26 | 114243211 | 社区护理学 | 1.5 | 24 | 24 |
| |
|
| 1.5 |
| | | √ | |
27 | 114243212 | 老年护理学 | 1.5 | 24 | 20 | 4 |
|
|
| 1.5 |
|
| | √ | |
28 | 114243209 | 护理管理学 | 1 | 16 | 16 |
|
|
|
|
| 1 |
| | √ | |
29 | 110005201 | 应急救援技术 | 1 | 16 | 16 |
|
| 1 |
|
|
|
| | √ | |
| 小计 | 8 | 128 | 118 | 10 | 0 | 1 | 0 | 3 | 4 |
| | |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
| 入学教育 | - | 32 |
|
| 32 | √ |
|
|
|
| | | |
|
| 毕业教育 | 6 | 96 |
|
| 96 |
|
|
|
| 6 | | | |
|
| 毕业实习 | 20 | 320 |
|
| 320 |
|
|
|
| 20 | | | |
|
| 毕业论文(设计) | 4 | 64 |
|
| 64 |
|
|
|
| 4 | | | |
小计 | 30 | 512 | 0 | 0 | 512 | 0 | 0 | 0 | 0 | 30 | | | |
合 计 | 105.5 | 1756 | 982 | 190 | 584 | 29 | 17.5 | 35 | 18 | 30 | |
百分比(%) | 55.9 | 10.8 | 33.2 |
| | | | |
十二、专业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
特色:强化培养目标,淡化学科意识
课程内容的选择,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追求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将原本属于不同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原本属于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精选和优化;大胆地删减不适合的内容,课程冠名上摒弃传统的学科冠名方法,从而形成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方法的优化
针对学生的实际,逐步实施分级分类分层教学,探索实施包括慕课、微课、讲座课、论坛课、云课堂、翻转课堂等不同课型的教学形式,将实践性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本位思想,注重质量教学和应用型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