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11次全国大学化学化工论坛报告会有感
2016年11月26日至2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化学化工论坛报告会在美丽的福州召开,会议由全国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高教出版社等六个单位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承办,参会人数八百余人,会议的主题是慕课的建设及应用。
会议日程安排的紧张有序:第一天上午大会报告,发言人分别是:福建师大林深副校长致开幕词;国家教指委主任张树永介绍了近年来大学化学教材建设情况;天津大学的夏淑倩老师和大连理工大学的胡涛老师介绍了慕课建设及应用情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陆校长介绍了结构化学的教学改革情况,每个人讲的都有理有据,生动鲜活。
26日下午、晚上及27日,设置了四个分会场,分别是: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分会场;有机化学分会场;物理化学分会场和化工分会场,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分会场,我选择参加了前两个分会场,每个分会场有8-10人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其中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老师讲的比较精彩,他们分别介绍了有机、无机、分析、物化四门主干课的慕课建设情况、在线人数统计及教师线下辅导的经验,听后受益匪浅。
这次参会对我触动很大,既开阔了视野,也看到了差距,同时也想在慕课建设方面有所行动(必须有校方的支持),化学课程组初步计划录制1-2段实验教学短片,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录制成微课,每段10-15分钟,上线后,学生在手机终端可以观看,方便学生预习,也避免了老师的重复讲解。
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搞好化学课程建设,包括微课慕课建设。
供稿人:刘景华
2016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