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总结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18

正值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层层深入之际,我们迎来了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这既是对教学过程的跟踪,也是对教学状态的把脉,同时,更是对教学再建设再整改的推动。下面,我对前期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深入解读,细化分解任务,在原有涉及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1个观测点共46份支撑材料的基础上,利用两周时间,最终分解完成6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18个观测点的104份支撑材料。根据要求,对所有迎评资料进行了分类归档。复查了上学期全部考试课程试卷。对所有教师的教学文件进行了检查。按要求完成了全部上报信息和各种材料,包括自评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并于10月24日通过了学校迎评专家组检查。
2.制订完成了本学期全部教学计划,根据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完成并上报了本学年度第二学期全部教学执行计划。编写或修订了13门课程教学大纲和相关的课内实验课教学大纲。教材订购计划已全部落实。
    3.开展观摩教学3次。部主任随机听课6次、参加观摩课2次。教研室主任共听课8次。全部教师累计听课69人次,其中,理化教研室38次、数学教研室28人次、行政人员3次。教师间评课53次。集体备课6次。组织教学秩序检查16次,学生出勤率达98%。评学评教活动正在进行。
4.组织十三只代表队参加本年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结果尚未公布)。
5.完成了《基础教研部课程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全部相关课程建设“十三五”规划。《分析化学》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
6.“理化教研室”建设成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基础化学”组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7.发表或即将发表沦文10篇,其中学术论文7篇,教研教改论文3篇。积极参学校组织的转型发展论坛,撰写文章4篇,在校报发表文章一篇(两期连载)。
8.经过调研论证,制定上报了《数学建模创新实验室》项目、《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演示实验室一期建设项目以及引进近代物理实验项目。
二、具体措施和做法
毫无疑问,本学期已进入迎评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惊涛骇浪接踵而至,各种矛盾和困难逐渐显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稳住阵脚,冷静思考,研判形式,沉着应对。期间多次召开评估小组成员碰头会,召集两次全员大会,举全员之力,集所有智慧,团结协作,迎难而上,有效促进了影评期间的“五个结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协调均衡发展。
1.根据学校发展预期,结合基础课教学特点,制定了《基础教研部“十三五”建设规划》。确定了“优化队伍结构,突出建设重点,注重建设品质,协调均衡发展”的建设原则。并将课程建设作为核心建设项目,优先启动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工程。
2.及时召开全体人员大会,通报学校迎评检查组反馈意见和建议,研究进一步的整改方案,提出具体整改措施。
3.着眼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力推进实验室建设。国庆节期间,我们走访了数学建模活动开展比较好的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和东北师大人文学院等高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学建模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以此为依托,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程。
经与空军航空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城建学院和光华学院交流发现,我校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存在诸多短板,制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通过审慎研究,拟定了基础实验中心一期建设计划,包括引进物理演示实验项目、近代物理实验项目以及分析化学实验项目。
4.优化队伍结构,为课程建设提供人力保障。优先引进汉语言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门人才,有效缓解相关课程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争取在一至两年内实现数学建模成绩有更大的突破,综合类选修课程建设有明显改善。
5.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管控,实时跟踪。开课初期,重点督促检查教师备课和教学文件的准备,在大会上强调新开课程绪论课的重要性,尤其强调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求全体教师要精心谋划,精心设计,反复凝练。中后期,部、室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问题,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并立即整改。对优秀课及时安排集体观摩,以供借鉴。
6.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和感悟教育的真正内涵。避免只重知识传授,就事论事,而忽视学生的人格的养成和对其人文精神的培育。鼓励教师探讨交流教学经验,优化教学方法,尽一切可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思考、自我完善、自行超越。
7.鼓励教师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倡导引进科研和学术人才,并向学校提出具体建议,聘请客座教授,努力扭转科研荒和学术水平低的局面。
8.克服困难,积极协调,顺利实现实验课以约课方式开课。
9.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理化课除继续坚持原有做法(课程建设中已有体现)外,物理课把考察重点落在对学生综述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核上,精心设置五个物理问题让学生做作答。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评价指标5.1.1中有关教学管理伍建设资料,教师培训计划,校内外交流情况,没有体现出来,我们已经着手重新整理分类,或是进行补充。值得指出:培训和交流确实是我们的弱项,有主客观原因(经费、时间、基础课特点)。关于学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库指导作用、质量标准三项,我们还要与教务处进一步沟通协商解决。
2.教案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不明显,项目填写过于简单。会后已经做了布置,进行专项整改。
3.随堂听课发现,大部分新生课堂有朝气,师生交流充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进程流畅,称得上是成功的课堂。但还有提升的空间,只重知识传授,教育的育人功能却没有得到重视,当然也就无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朱鲜野,王健,李东升,刘燕等都有突出表现……,今后还要继续加强对教师的引导,注重对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启蒙教育。

基础教研部  

2016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