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返乡
实践铸魂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当烈阳晒暖青瓦的纹路时
我把笔记里的理想
叠进归乡的布包
巷弄是没拆封的信笺
每一脚轻踩
都在书写故里的新篇
村口服务站的风里
我递出的不只是登记卡
更是少年肩头
扛起的烟火日常
无需提他乡多繁华
当热忱融进故土的肌理
那些在行动中积攒的微光
会成为未来征途上
最稳的方向
NO.1
23级中医学12班董朋鑫

实践单位:虞城县界沟镇邵古同村民委员会
实践岗位:志愿者
NO.2
实践感悟

时光荏苒,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已落下帷幕。作为长春科技学院2023级医药学院中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我于2025年7月10日至8月21日在村里参与了暑假社会实践服务。这段经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基层工作的认知,也让我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
实践初期,我接到的主要任务是参与村民户籍统计工作。本以为这只是一项简单的信息录入工作,真正上手后才发现其中的复杂性。村里的人口结构较为复杂,既有世代居住的老人,也有外出务工返乡的青壮年,还有随迁的外来人口。每一户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有的家庭户籍信息多年未更新,有的老人对政策不了解,对统计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位独居老人家中登记信息。老人听力不好,沟通起来十分困难,而且对我们的工作不太信任,不愿意提供详细信息。我没有急躁,而是耐心地放慢语速,一遍又一遍地解释户籍统计的目的和意义,还主动帮老人打扫了房间、倒了垃圾。渐渐地,老人放下了戒备,不仅积极配合提供了信息,还和我聊起了村里的往事。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真心付出,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除了户籍统计,我还参与了村里的其他志愿服务工作。协助村委会整理档案资料时,我学会了如何规范地分类、归档文件,明白了每一份档案背后都承载着村里的历史与发展;在村里的健康科普活动中,我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学知识,为村民们讲解夏季养生常识、常见疾病预防等知识,当看到村民们认真倾听、积极提问时,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责任与价值;在协助维护村里的公共设施时,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修理损坏的健身器材、清理路边的杂草,虽然汗水浸湿了衣衫,但看到村容村貌变得更加整洁美观,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实践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户籍统计工作任务繁重,单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我和其他志愿者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入户登记,有的负责信息录入,有的负责核对校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遇到问题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有一次,我们在核对信息时发现了一处数据错误,大家立刻分头查找原因,最终及时更正了错误,避免了后续工作出现更大的问题。这段共同奋斗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齐心协力,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同时,我也看到了基层工作者的不易。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繁琐的事务,从政策宣传到矛盾调解,从民生保障到环境整治,事无巨细。他们常常牺牲休息时间,奔波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只为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心。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也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意。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我深入了解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作为一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健康需求,才能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群众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这次社会实践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始终保持对基层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努力成为一名既懂专业知识又接地气的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审丨王琳倩
复审丨陈树森
终审丨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