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团学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专栏 / 正文

“青春返乡,实践铸魂”——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四十六)

发布日期:2025-09-20 浏览量:

青春返乡

实践铸魂


青春归巢

背包装满炽热日光

俯身把汗洒进泥土

脚印吻醒老树新坡

故事在稻香里悄悄拔节

星火点亮弯弯村巷

共绘家乡崭新长卷


23级中医学八班陈耀

实践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崔家桥乡高村卫生所

实践岗位:志愿者


实践感悟

    实践之初,我的第一印象是卫生所的。与大型医院的专科林立、人潮汹涌不同,这里规模不大。我所在的卫生所主要承担着基本医疗、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等职能。

    我的工作内容丰富多彩,绝不仅仅是旁观。在工作过程,我逐渐参与到日常工作中:辅助诊疗:学习测量血压、体温,进行简单的预检分诊,协助医生进行伤口消毒、换药、包扎等基础操作。

    公共卫生服务:参与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协助开展针对老年人、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随访工作。

    预防保健:协助进行儿童疫苗接种的登记与引导,向居民宣传传染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 认识常用药品,学习在药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药品核对与分发。

    最大的收获是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我第一次真正独立为病人测血压时,紧张得听不清柯氏音。在老师一遍遍的示范和鼓励下,我终于能准确、快速地完成操作。同样的,从笨拙地拿镊子到能熟练地进行无菌操作,每一次进步都让我充满成就感。这些看似基础的技能,是临床工作的基石,是任何书本都无法给予的宝贵经验。

    在卫生所,我看到了最淳朴、最直接的医患关系。医生和很多居民都是老熟人,看病之余还会唠唠家常。这种基于信任和熟悉的熟人医疗模式,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我深刻体会到,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耐心的解释,其治疗效果有时不亚于一剂良药。这让我明白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深刻内涵。

    我亲眼目睹了基层医生是如何扮演健康守门人的角色。他们不仅治病,更管未病,通过长期的健康管理,将很多疾病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同时,我也看到了基层医疗面临的许多挑战。这让我对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和公共卫生体系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比如,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面对患者突如其来的提问时无法迅速反应;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尚显稚嫩,有时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的诉求。这些差距正是我未来需要努力弥补的方向。

    这次经历洗去了我对医学工作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脚踏实地的使命感。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价值,不在于所处的平台大小,而在于为患者解决了多少实际困难,带来了多少温暖和健康。

    时光飞逝,实践期已满,但收获与感悟将长久地滋养我的医学之路。衷心感谢卫生所为我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实践平台,感谢老师以及所有医护人员在期间给予我的无私指导、热心帮助和温暖关怀。你们的言传身教,让我看到了医者仁心的最好模样。

    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基层经验,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所学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