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团学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专栏 / 正文

“青春返乡,实践铸魂”——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四十一)

发布日期:2025-09-20 浏览量:

青春返乡

实践铸魂



故园风暖唤归程

热忱装满行囊

缝隙心意撒向家园土壤

青春的脚步

丈量家园的变迁

每个脚印

都印着成长的箴言



01

24级中医学三班柳佳乐



实践单位:繁阳街道办事处

实践岗位:政务实践岗



02

实践感悟



    仲夏时节,怀揣着对公共管理的热忱与好奇,我踏入繁阳街道政府办公室,开启了政务实践征程。不同于预设中波澜壮阔的改革图景,我的实践轨迹聚焦于电脑基础运维与办公环境维护这两大看似寻常却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这段实践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正是这些默默铺就的基石,构筑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电脑终端前的方寸天地,演绎着数据时代的严谨交响。每日清晨,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窗棂,我便端坐于电脑前,开启数据的校验之旅。整理各村上报的民生档案时,指尖在键盘上轻盈跳跃,目光却如扫描仪般逐行逡巡——姓名拼写是否规范、身份证号码位数是否齐备、家庭住址门牌号有无遗漏,每一个字符都需反复推敲。扫描归档历年政务文件的过程,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按照年份脉络、业务类别构建数字化档案库,既要保证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又要兼顾检索效率的便捷性。协助编制便民服务指南时,更是如履薄冰,窗口开放时间精确到分钟,所需材料清单逐项罗列,生怕一个标点符号的偏差,便会影响群众办事体验。犹记那次核查独居老人信息时,两份报表中同一人的联系方式出现差异,我当即与村委会反复核实,最终确认系录入失误。办公室主任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数据看似微小,却是政策落地的经纬线,容不得半点差池。这句话如晨钟暮鼓,叩击着我的认知边界——原来,键盘敲击的每一个按键,都在编织着民生保障的网络。

    办公区域的卫生维护,则诠释着环境即服务的深层内涵。每日提前半小时到岗,擦拭办公桌面时,连笔筒缝隙里的尘埃都不放过;整理等候区书架时,将书籍按类别整齐码放;拖洗走廊地面时,注重边角处的清洁盲区。起初认为这般琐碎之事难显身手,直至目睹群众的真实反馈才豁然开朗。政务大厅是政府形象的第一展台,整洁的环境不仅是职业素养的体现,更是对群众情感的温柔呵护。

    此番实践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政务工作的丰富维度。那些在电脑屏幕前度过的漫长时光,教会我用匠心守护数据的真实性;那些挥动扫帚的平凡日子,让我懂得以温情营造服务的舒适度。看似机械重复的操作,实则蕴含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治理智慧;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恰恰是架设政民信任桥梁的关键砖石。当我站在政务服务大厅的落地窗前,看着往来群众满意离去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国之大者,未必总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时候,正是这些润物无声的日常坚守,汇聚成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此次实践经历,已在我心中种下一颗公共服务的种子。它告诉我,无论未来身处何种岗位,都要秉持把简单事情做到极致的职业态度,保持从细微处着眼的服务意识。因为我知道,每一次准确的数据录入,都是对人民期待的郑重回应;每一处整洁的环境营造,都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有力托举。这份来自基层的实践馈赠,必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最珍贵的行囊,指引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