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团学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专栏 / 正文

“青春返乡,实践铸魂”——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三十八)

发布日期:2025-09-20 浏览量:

青春返乡

实践铸魂


青春归巢

背包装满炽热日光

俯身把汗洒进泥土

脚印吻醒老树新坡

故事在稻香里悄悄拔节

星火点亮弯弯村巷

共绘家乡崭新长卷


23级中医学二班

实践单位:永嘉县黄田街道卫生所

实践岗位:志愿者


实践感悟


    作为一名中医学生,我深知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我在暑假期间前往某市中医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与临床诊疗工作,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提升辨证论治的能力,同时学习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结合的实践经验,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过程与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在内科、针灸科和中药房三个科室轮转,参与了门诊、病房查房、针灸治疗以及中药调配等工作。以下是我在实习中的主要经历和收获:

1. 内科门诊学习

    在内科门诊,我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学习。每天上午,老师接诊大量患者,病种涵盖感冒、咳嗽、胃痛、失眠、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接诊过程中,老师注重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尤其强调脉诊和舌诊的重要性。通过观察老师的诊疗过程,我逐渐掌握了如何通过患者的舌苔、脉象以及症状表现来辨证分型。例如,对于胃痛患者,老师会根据其疼痛性质(隐痛、刺痛、胀痛)以及伴随症状(如反酸、嗳气、食欲不振)来判断是肝气犯胃、脾胃虚寒还是饮食积滞,进而开具相应的方剂。

2. 病房查房与病例分析

    在内科病房,我参与了每日的查房工作。查房过程中,老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结合西医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影像学检查)与中医辨证进行综合分析。例如,一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老师根据其咳嗽痰多、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腻的表现,辨证为肺脾气虚,给予补肺健脾、化痰止咳的中药治疗。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中西医结合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优势。

3. 针灸科实践

    在针灸科,我学习了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方案,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面瘫、失眠等。老师详细讲解了穴位定位、针刺手法以及注意事项。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尝试为几位患者进行针刺操作,初步掌握了合谷、足三里、内关等常用穴位的定位和针刺技巧。此外,我还学习了艾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法的操作,并观察到这些疗法在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方面的显著效果。

4. 中药房学习

    在中药房,我学习了常用中药的鉴别、配伍以及煎煮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中药饮片的性状特征,如黄芪的豆腥味、当归的香气等。此外,我还学习了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了解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调整药量和配伍。例如,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老师会在方剂中加入补气养血的药物,如党参、黄芪、当归等。



实践收获与成长

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此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以及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诊疗中得到了验证和深化。例如,脉诊和舌诊在辨证中的重要性在临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中药的配伍和剂量调整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与西医的结合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诊疗方案。例如,在慢性病管理中,西医的检查手段可以明确疾病的病理变化,而中医的辨证论治则可以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体质,改善症状。这种结合模式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观察到良好的医患沟通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中医注重治未病和整体调理,因此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医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

    此次暑假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我的临床技能,也让我对中医的独特优势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钻研中医经典,同时关注现代医学的发展动态,争取成为一名既精通中医又了解西医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