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返乡
实践铸魂
盛夏把蝉鸣铺成路
我揣着校园的光
往故乡的方向走
蹲在田埂拾稻香
站在社区听家常
政企窗前,接住实干的重量
汗水浸软泥土时
青春正悄悄扎根
每一步实践
都是写给故乡的
短诗一行
这个夏天,等你
共让灵魂,在故土发光
24级中医学七班王欣雨

实践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实践岗位:志愿者
实践感悟

第一次穿上志愿者马甲站在医院门诊部大厅时,我既紧张又期待。原本以为这项工作只是简单的引导,真正参与后才明白,这里的每一份付出都藏着对生命的敬畏。
门诊部的人流量远超想象,每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患者:有独自来产检的孕妇,有白发苍苍、佝偻着背、互相搀扶着的老人,还有抱着哭闹孩子的父母。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挂号、指引诊室位置、帮忙操作自助机。看似琐碎的工作,却能切实缓解患者的焦虑——当一位农村来的大爷拿着病历本手足无措时,帮他在自助机上挂到号的瞬间,他眼里的感激让我心头一暖;当妈妈们忙着安抚顽皮的孩子,我顺手帮她们缴好费用时,一句“谢谢你”便足以抵消站立一天的疲惫。
印象最深的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想为家中不便行动的哥哥预约第二天的号,他们用真诚的眼神恳切地看着我说:“小姑娘,麻烦你了,帮我们预约一个明天的号可以吗。”我毫不犹豫地点头,说:“当然可以”。我一步步为他们操作挂号同时向他们确认就诊时间,并且帮两位老人截图保存了预约详情的界面方便他们寻找就诊号。完成后他们感激地看着我:真是太谢谢你了,小姑娘,我们都不太会手机操作,也不太懂,非常感谢你。我说:不用谢记得明天来看诊。这对我来说其实只是举手之劳,但这一刻我忽然明白,门诊部志愿者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更在于用耐心和善意,为病痛中的人们添一份温暖。
在门诊部协助挂号等等的工作经历让我见识了医院人流量之多,让我体会到医护人员的不易。他们在嘈杂的环境中保持专业,在连轴转的工作中坚守岗位,这份责任与担当令人敬佩。而我能做的,就是成为他们与患者之间的桥梁,用微小的行动分担压力。
医院志愿服务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让我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百态,学会用同理心对待他人。志愿服务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与人沟通,更是对“奉献”二字的深刻理解——原来不必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守护好身边的每份需求,就是对生活最真诚的回应。
未来,我会继续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也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