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药泡水,养生到位”——中药科普小讲堂

发布日期:2025-10-15 浏览量:

中药泡水

养生到位



    从《黄帝内经》的饮药以疗疾,到市井巷陌的煮茶养身心,中药泡水早已不是单纯的药用方式,更成为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生活美学。一撮陈皮解腻、几片枸杞明目、数朵菊花清热,看似简单的搭配,藏着药食同源的古老哲学——无需复杂炮制,只需热水冲泡,便能让草木的性味融入日常,在氤氲茶香中,为疲惫的身体注入温和的滋养,让养生这件事,变得轻盈而自在。


山楂:消食小能手

核心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其含山楂酸等成分,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肉食;中医认为可消食化积、活血化瘀,适合吃撑后解腻。

注意事项:空腹或胃酸过多(常反酸、烧心)者少喝,孕妇忌饮(可能刺激子宫收缩)。


菊花:清热灭火器

核心功效:现代医学发现其含黄酮类物质,有一定抗炎作用;中医常用于疏散风热、平肝明目,适合风热感冒(咽痛、黄痰)或用眼疲劳时饮用。

注意事项:体质虚寒(易怕冷、腹泻)者长期喝可能加重不适,建议搭配枸杞平衡寒性。


无花果:润燥温和派

核心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其富含膳食纤维和糖分,能促进肠道蠕动、补充能量;中医认为可清热生津、健脾开胃,适合口干舌燥、便秘或食欲不振时喝。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量(含糖量较高),建议选择无额外添加糖的干无花果泡水。


黄芪:补气主力军

核心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提示其含黄芪皂苷,有增强免疫力的潜力;中医常用于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合气虚体质(易疲劳、爱出汗、精神差)人群。

注意事项:感冒发烧、体内有炎症(如咽痛、扁桃体肿大)时别喝,可能闭门留寇加重症状。


枸杞:明目小宝藏

核心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其含β-胡萝卜素、枸杞多糖,能保护视力、辅助增强免疫力;中医常用于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合用眼过度、腰膝酸软人群。

注意事项:体内湿热(易长痘、口苦、大便黏腻)者过量喝易上火,建议搭配菊花中和。


陈皮:理气老帮手

核心功效:现代医学发现其含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中医认为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合消化不良、痰多咳嗽(痰白稀)时饮用。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常口干舌燥、手心发热)者长期喝会加重津液耗损,不宜多饮。


    一杯温热的中药水,藏着传统养生的智慧。但需记得,它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日常饮用也需控制频率与用量。愿这份自然的馈赠,能为你的健康添一份温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