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执药秉心承先辈之志
918
1931-2025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勿忘国耻·缅怀先烈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
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当防空警报划破长空,我们再次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94年前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侵略中国的战火,无数同胞陷入苦难,中华民族开启了长达14年的浴血抗争。作为医药学子,在铭记这段历史的同时,更应从先辈的坚守中汲取力量,将“守护生命”的初心与“振兴中华”的使命紧密相连。
历史回响:战火中的医药担当
纪念九一八事变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医药工作者与救护人员始终是守护生命的“逆行者”,以专业为铠甲,为民族抗争筑起“生命防线”。

(图源:人民日报)
那时的战场与后方,处处可见医药人的身影:他们背着塞满纱布、碘酒的简易药箱,在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为受伤的战士清创包扎,哪怕双手被鲜血染红,也从未停下抢救的动作;在缺医少药的困境下,科研人员用土法提炼药品、炮制中药,把破庙、山洞当作实验室,争分夺秒生产急需的消炎药、退烧药;还有医护志愿者深入沦陷区,为流离失所的百姓义诊,用有限的资源缓解病痛。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不放弃一个生命”的坚守,诠释了医药人在国难当头时的责任——救死扶伤,就是守护家国;研制良药,就是抵御侵略。

(图源:人民日报)
学子心声:从历史中读懂责任与初心
纪念九一八事变
今天,在深入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细节,重温抗战时期医药先辈的事迹后,同学们心中满是震撼与思考,纷纷诉说自己的感悟:
25级学生代表感悟
“以前提到‘九一八’,更多是知道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直到今天深入了解抗战中医药先辈的故事,才真正懂了‘铭记’的意义。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在拼尽全力救死扶伤、研制药品,这让我明白,‘救死扶伤’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医药人骨子里的责任。以后我要把药理、药剂知识学扎实,将来不管是做临床还是搞研发,都要像先辈一样,用专业守护生命,这就是我对历史最好的回应。”
24级学生代表感悟
“了解这段历史后,心里又沉重又坚定。沉重的是先辈们在战火中挣扎求生的苦难,坚定的是我作为医药学子的初心。以前总觉得‘服务社会’很遥远,现在才知道,对我们来说,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将来研制出安全有效的药品、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就是在传承先辈的精神,就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守护家国。历史不能忘,这份‘以药济世’的初心更不能丢。”
传承使命:以医药之力护佑新时代安康
纪念九一八事变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九一八”留下的精神火炬,始终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作为未来的医药人,铭记历史不是停留在缅怀,而是要将这份感动转化为行动:
深耕专业,锤炼本领:在课堂上专注钻研理论,在实验室里严谨对待每一次操作,把“精益求精”融入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因为我们今天掌握的知识,未来都是守护生命的“武器”。


坚守初心,恪守医德:始终牢记医药行业“以人为本”的本质,未来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拒绝浮躁与功利,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药品研发、医疗服务,做有温度、有担当的医药人。


胸怀家国,践行使命:从先辈“为国为民”的担当里汲取力量,主动关注医药领域的民生需求,无论是攻克疑难杂症、助力基层医疗,还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都以“服务社会、护佑安康”为己任。


94年岁月流转
山河早已换了新颜
但那段历史始终是我们心中的警钟
作为医药学子
我们当以史为鉴
传承先辈“以药济世”的初心
把对历史的铭记
化作学好专业、守护生命的行动
用医药人的担当
书写新时代的家国情怀
这便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