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防骗指南
刚踏入大学校园,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不少新生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这份指南整理了高频诈骗场景和应对方法,帮你避开“坑”:
高频诈骗场景
1. “学长学姐”的陷阱
以“代买教材或生活用品”“社团入社费”为由收钱,收款后失联。
推销“英语报/考证课程”,夸大效果,付款后不给服务或卷款跑路。
应对:涉及金钱交易,务必核实对方身份(通过辅导员、官方社团群确认),不轻易转账。
2.校园贷”及虚假借贷
以“无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借款,实际暗藏高额利息和违约金,还可能被胁迫泄露个人信息。
假冒“助学金或奖学金申请”,要求先交“手续费”才能放款。
应对:缺钱找学校资助中心、正规银行,或向家人求助,坚决远离任何“校园贷”,不泄露身份证、银行卡信息。
3.兼职诈骗
声称“刷单返利”“打字员/代刷信誉”,先让你小额刷单返现,再诱导大额投入后失联。
招聘“校园代理”,要求先交“加盟费”,后续无实际工作可做。
应对:正规兼职不会让你先交钱,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官方兼职平台找工作,遇“高佣金、低门槛”直接拒绝。
个人信息诈骗
路边“扫码领礼品”“填写问卷得福利”,诱导你提交手机号、身份证号、家庭住址。
假冒“辅导员/老师”微信,以“收班费”“交资料费”为由让你转账。
应对:不随意扫码、填个人信息,对自称老师的联系人,先通过班级群、电话核实身份,再处理事务的方式对自身以往实践做理性认识,找出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取得经验,避免失误,以指导未来工作。
防骗核心原则
1
“三不”底线:不轻易相信陌生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2
“核实”习惯:遇到不确定的事,第一时间找辅导员、宿管或学校保卫处确认,不私下处理。
3
“报警”意识:若不慎被骗,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立即拨打110或学校保卫处电话,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