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4日 05:28,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
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
鱼陟负冰:再五日“鱼陟负冰”,陟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就是鞭打春牛,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推荐几款与“春”有关的食材供您享用~
民间有“尝鲜无不道春笋”的佳话。立春时节的笋,笋体肥厚,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可荤可素,炒、炖、煮、煨皆成佳肴。
菠菜根红叶绿,美味爽口,虽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养血,敛阴,润燥。菠菜,经烹饪后软滑美味,含有的植物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对排毒瘦身也颇有益处。
立春在食俗方面有咬春吃春卷之俗。春卷用微火炸至金黄色,又称为“炸春”,寓意春天来了,有迎春喜庆的好兆头。春卷皮可选用面粉,馅则根据个人喜好一般用猪肉、豆芽、韭黄、葱、香菇等调和而成。春卷外皮酥脆,内馅松软,营养丰富,正悄悄地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伴随着“咬春”,一同迎接春天的美好吧~在立春来临之际,也祝大家迎来一年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