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再生模型”获国际学界认可——长春科技学院李春义教授受邀出席第二届国际再生生物学大会并作主旨演讲

来源:鹿茸科学与产品技术研究所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9-09

8 月 11 日至 14 日,第二届国际再生生物学大会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成功举办。来自中国长春科技学院鹿茸研究所的李春义教授作为这个领域中国大陆首位获邀的主讲人,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他系统介绍的“鹿茸再生模型”凭借扎实的科学数据与创新理论,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可,标志着我国在再生生物学这一前沿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本次大会吸引了全球300 余名研究人员参会,均为再生生物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与当前国际学术会议普遍存在的 “场次分散、听众寥寥”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大会四天所有场次持续座无虚席,学术讨论热烈深入,展现出该领域研究者对核心议题的高度关注。

作为 12 位主讲人之一,李春义教授的报告更是引发广泛共鸣,他成功将 “鹿茸再生模型” 首次引入到主流再生生物学领域,实现该研究方向在国际顶尖学术平台的突破性亮相、了解了其他再生模式动物再生原理;其团队通过将鹿茸完全再生机制应用到大鼠断肢,成功诱导断肢部分再生的结果,被与会代表称为是再生领域的重大突破。

 

 

国际再生生物学大会主席 Tanaka 教授评价“鹿茸再生模型首次被引入主流再生生物学领域便获得广泛认可与高度重视,这一情况实属罕见 ——通常新模型需历经质疑期,才会逐步被学界所接受。”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美籍华人著名学者欧阳剑虹教授说:“听完鹿茸再生的演讲,我感觉特别的骄傲,从中国大陆来的科学家能在再生领域做出这样的成绩我真的没有想到。”

多位参会的华裔学者在茶歇期间专门与李春义教授深入交流,对长春科技学院在鹿茸研究领域形成的特色优势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探讨未来合作可能。

据了解,在明年的鹿茸再生季节,包括 Tanaka 教授在内的多位国际知名再生生物学专家已计划到访长春,与李春义团队开展深入学术交流、合作。这标志着中国在再生生物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已获得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为后续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春义教授团队深耕鹿茸生物学研究四十余年,突破母鹿生茸关键技术,探索哺乳动物断肢再生,多项成果发表于《Science》和《PNA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并入选2024年中国农业科学十大重大进展,获国际权威科普杂志《The Scientist》专题报道。依托这些基础研究,长春科技学院鹿茸研究所已形成从基础理论到临床转化的完整研究链条,开发的多项技术已应用于产业实践,实现了 “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作为地处 "中国梅花鹿之乡" 的科研机构,长春科技学院鹿茸研究所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围绕鹿茸十大生物学特性开展系统研究,在器官再生、无疤愈合、骨质疏松逆转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研究机构。此次国际大会的成功亮相,不仅彰显了我国在再生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实力,更为传统中医药资源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模式,对推动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王晓丽)

初审:李春义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