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书写千秋智慧;三尺讲台,道尽万事文明。 9月10日下午,我校东鳌学术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内,“长春科技学院庆祝第34个教师节曁表彰大会”大红横幅高悬,红火喜庆,处处洋溢着喜气而庄严的气氛。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分院部、处室的领导及700名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教师节的到来。党委办公室主任杜海军主持了此次庆祝大会。
下午15时50分,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场起立高唱国歌。
会上,党委书记陈延民宣读了《关于退休人员表彰的决定》;副校长谢文义、盖同祥、刘晓辉分别宣读了《关于授予王艳梅等16人“东华奖”荣誉称号的决定》《关于表彰第三届“长科最美教师”的决定》和《关于贾冬舒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的决定》。党委副书记宋学山宣读了《吉林东华教育集团关于表彰2017年度“先进工作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及《长春科技学院关于表彰2017年度学校“先进工作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伴随着欢快的乐曲,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得“重大贡献奖”、“突出贡献奖”、“东华奖”、第三届“长科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获得集团奖励的年度先进工作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学校奖励的年度先进工作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颁发了奖牌、奖金、证书,为贾冬舒等获聘教师颁发了专业技术职务聘用证书。
随后,生物食品学院教师孙永杰老师就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育人做了生动感人的发言。她说,身处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快速发展的好时代,置身于学术风气浓厚、积极进取的优秀青年之中,为自己是一名长科人而骄傲与自豪。她表示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新的任务面前,将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努力成为掌握真才实学的知者,不为未知世界所困惑;通过不断加强思想修养、陶冶情操,成为讲究良心,教书育人的仁者,不为私欲所忧;通过实践磨炼、立志高远,成为深化改革的勇者,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为长科美好明天奉献青春力量!
商学院2016级财务管理专业赵诗程同学就成为长科学生的自豪和尊师重教发言。他代表全校同学向兢兢业业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述说了感激之情,真诚道出:“老师,您辛苦了!”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任何人的成长和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社会的每一点进步与更新,无不饱含着广大教师群体的辛劳和奉献。作为学生,决心以实际行动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出色的表现回报学校,回报老师的教育与培养!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做了题为《凝心再蓄力,昂首再出发,为加快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讲话。校长首先代表张电达董事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校长指出,长科事业需要长科精神,长科精神来自于一代又一代长科人。学校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代又一代长科人呕心沥血、艰苦卓绝,得益于40余年来凝结形成的以“崇德至善、笃学强能”为核心的长科精神。
谈到加强长科文化建设,提升历史传统自信、优势特色自信和文化精神自信,校长说, 40余年的办学历程,长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中写下了精彩的篇章,长科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更孕育了催人奋进的“长科精神”。这是长科不断发展前行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40余年,长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办学优势与特色,这种优势和特色让长科成为一所有性格、有特点、有梦想、有实力的学校。
校长强调,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升华,是大学的灵魂。一所大学的传统、特色、精神和文化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时能抹掉的。大学精神和文化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兴校之魂。
校长要求,全校各部门要对标聚焦学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科学谋划工作:一要突出“创新”发展理念,明晰特色办学思路。二要强化人才兴校的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制度改革放在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地位。三要始终不渝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的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优秀人才。
校长信心满怀地说,只要每一位长科人都有争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意识和紧迫感,都能在国家统筹推动《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大背景中谋划发展,都能时刻保持百米冲刺的拼劲,都能坚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决心和毅力,始终不渝地继承长科传统、弘扬长科精神、传承长科文化、践行长科校训、按照长科节奏,不断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扎扎实实练好自己的内功,就一定能跑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接力赛,履行好我们这一代长科人的历史责任,就一定能实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
最后,全体参会人员起立,高唱《长科之歌》,表彰大会圆满落下了帷幕。
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此次教师节表彰大会,对全校教职员工过去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传承长科精神,弘扬长科精神,为早日实现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