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科技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来源:商学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11-0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与理念不断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规格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长春科技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了主动适应地方产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坚持以转换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满足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要满足东北地区各类产业、行业对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走出了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全面设计 创新理论课程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依据课程的内容和地位,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思路,由通用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方向选修模块四个模块构成。通用基础模块具有工具性,注重德智体美的协调培养;学科基础模块具有系统性,注重宽知识域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培养;专业模块具有方法性,注重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向选修模块具有开放性,注重素质和个性化培养。四个模块紧密结合、有效衔接。
 
 
加大投入 提升专业办学条件
    针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特点及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2015年学校专门成立了经济管理实训中心,建设了包括创业实训室、沙盘模拟实验室、跨专业综合实训室、SYB实验室、财务管理软件实验室、模拟政务大厅、案例讨论室等十一个实验室,保障学生能够将课程内容进行实践。 
专兼结合 提高教师双能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之初,专业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统一教师思想,同时坚持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形成了一支业务精湛、结构优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满足了改革的师资需要。“走出去”即逐步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挂职学习,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引进来”即积极引进行业一线专家或资深从业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专业从吉林省阿满食品、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等企业聘用了多名一线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担任外聘教师,有力地充实了专业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双能素质显著提高。
 
 
搭建平台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建设,现已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与重庆南方新华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人力资源猎头实训室1个,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文化活动中心、东华大酒店、美华宾馆、御龙温泉等经营实体,作为学生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岗位履责和创新创业的基地,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多个实践平台的建设,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初见成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3年多的探索,学生在全国性及省级学科类竞赛中获奖数量及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企业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反馈也很好,这说明我们的探索和改革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该专业负责人王娜说。近三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比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人力资源知识技能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战绩显著,斩获各类荣誉。毕业生更是通过实践课堂的锻炼,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社会上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