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讯】
搭建云就业平台 助力毕业生就业
——长春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络双选会成功举办
按照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在校长秦磊、书记陈延民的具体指导下,就业工作处积极协调,各学院全力配合,迅速完善并启用线上“智就业平台”。3月19日,组织开展校园春季网上招聘活动,实现实时网络双选会线上招聘工作,努力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更高效、更安全的环境下实现引才对话和双向选择。
上午9时,由长春科技学院主办,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长春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络双选会”成功举办。作为我校专场网络双选会首场,本次双选会共吸引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128家企业参会,提供242个就业岗位,招聘人数需求近6000人,招聘岗位涵盖机械、金融、中药学等71个行业。根据智就业平台数据显示,共有2517名毕业生入场参会,共投递简历1912份,共发起即时互动2112次,在线发送信息2000多次,发起有效视频面试331次。吉林省国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收到简历41份,成为收取简历最多的企业。商学院2020届毕业生宋佳同学成为这次首场专场网络双选会成功录取第一人。
双选会网站界面宣传推介、沟通互动、视频面试井然有序,气氛热烈。企业招聘人员与应聘同学云端对话,热情地介绍企业情况及用人条件,毕业生们积极主动地与招聘专员即时互动进行交流洽谈。
我校智能制造学院的张同学深有感触的说:“在电脑面前,只身走进双选会大厅里,虽没有人山人海热热闹闹的场面,但在线上、在网络里,我积极地浏览参会企业招聘信息,向心仪企业投递了简历。很快就接到了用人单位的面试邀约,我还是第一次通过开视频与HR做沟通,我觉得HR很认真,和线下招聘没啥差别,经过交流后,HR很满意我的表现,立即就给了我应聘结果,整个过程紧张高效,这也是我最难忘的一次面试经历吧”。
天津佰家乐房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R李经理反馈说:“本次线上双选活动,作为企业省外高校线上招聘的第一场,让我们感受到了校方的精心组织、毕业生的参与热情和线上面对面的方便快捷,使我们收获了很多惊喜和即将加入我们的小伙伴,希望和长春科技学院校企合作能够长期深入的开展,实现互联互通,互惠共赢”。
此次双选会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我校就业工作处、各学院全力协作,全体毕业班辅导员积极宣传动员,未就业毕业生积极响应,确保了战“疫”期间线上双选就业招聘的顺利开展。(通讯员张福锁)
【工作动态】
智能制造学院
3月18日上午,智能制造学院专题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推进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张帅主持,毕业班辅导员及2020届毕业班学生干部参加了此次视频会议。辅导员杨魁,对毕业生积极参加“长春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上双选会”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辅导员赵雪,对当前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张帅,总结了前期就业工作,强调要积极引导学生响应国家号召,鼓励毕业生向中西部地区基层岗位就业,并及时宣讲相关就业政策。(智能制造学院杨魁)
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积极发动各专业主任、校友会等力量,先后推荐13家企业参加“长春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上双选会”活动,并协助企业注册登录网站填报各类招聘信息,有3名学生通过了面试。(生命科学学院邢燕凤)
商学院
学院组织学生制作电子简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长春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上双选会”活动,有17名学生实现了就业。通过微信群、QQ群等载体,发布大学生征兵信息,解读征兵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军。(商学院武强)
医药学院
学院积极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做好“三清楚”、务必“三到位”、实现“三满意”,确保就业工作知行合一、目标实现。即通过开展学生、用人单位、学院教师调研,摸清楚底数、问清楚诉求、想清楚办法,确保信息传达到位、政策执行到位、问题解决到位,最终达到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三满意。加强就业工作统筹,及时了解毕业生实际需求,充分挖掘就业资源,拓展就业渠道,针对变化完善就业工作协同机制,高质高效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医药学院李海燕)
语言文化学院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长春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上双选会”活动。并通过多种途径与“建档立卡”、少数民族等学生进行调研,详细掌握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状态,主动跟进,为精准就业帮扶奠定了基础。(语言文化学院张贺亮)
视觉艺术学院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长春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上双选会”活动,272名应届毕业生100%注册完善简历并报名。通过网络筛选,专业对接岗位,对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和深圳市神鹰渔具科技开发公司的招聘信息,积极推荐给毕业生选择,为毕业生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帮助。(视觉艺术学院曲正媛)
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长春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上双选会”活动,并将筛选出的20个优质岗位推荐给参会学生,提高了投递简历、邀约面试的成功率。(建筑学院张焕淳)
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坚持以“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工作宗旨,遵循“强力推动、明确要求、落实责任、服务周到、精准指导”的工作要求,按照“校为主导、院为主体”的工作思路,切实形成全员促就业、抓就业的氛围。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就业工作,按照“1+1+1+1”模式,组建以“学院领导对接专业帮扶+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全程跟踪服务+专业教师开辟就业渠道+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点对点落实”的工作模式,同时积极运用微信群、QQ群、云就业平台等线上平台就疫情防控背景下切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和部署。每周专门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专题会议,学院主要领导和毕业班辅导员面对面研究并协调推进就业工作。(职业技术学院王东红)
【典型事例】
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精准推送就业信息
我校大学生就业志愿者服务团自2012年成立以来,积极发挥就业服务作用,努力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信息。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注重在精准推送就业信息上下功夫,较好的促进了就业工作落实。
抢先抓早,推动就业工作末端落实。面对突发疫情,就业工作处积极组织大学生就业志愿者服务团,采取分地区、分专业、分部门收集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和地方就业政策,经审核后,第一时间发布在我校就业网站上,并通过微信群推送给各学院至毕业生。截止目前,已收集、审核、精准推送15期就业招聘信息,涉及5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12000多个就业岗位。
克服困难,努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疫情防控期间,为降低疫情影响,学校按照教学计划组织网上教学工作。大学生就业志愿者服务团的同学们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时间,主动克服困难,确保就业服务质量不降。文案部干事李昊、外联部干事刘秋萍等同学主动克服困难,利用每天午饭后和晚上的业余时间,电话咨询用人单位需求,收集整理审核企业招聘信息,确保了学习质量和就业服务质量。
科学筹划,稳中求进实现精准推送。针对毕业生分布地域广、专业多等特点。组织开展就业意愿调查活动,充分掌握毕业生求职的地域、职位、工作性质、薪资待遇等需求,做到收集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有的放矢,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拓宽推送渠道。通过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形式,全方位将招聘信息推送到毕业生手里。积极做好困难就业群体就业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湖北籍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精准推送就业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毕业生曹雨霖,通过服务团推送的北京南站招聘信息后,应聘成功。(就业工作处肖东飞)
积极协助 扎实落实
——全力协助辅导员老师抓好工作落实
韩璟童,长春科技学院语言文化学院2016级学生,学院助理辅导员。
积极协助辅导员抓好就业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每天向辅导员老师汇报落实情况,请示下步需落实的工作。通过微信接龙让学生们报告“在哪里、在干什么、最需要什么、有哪些困难或问题需要学校帮助解决”。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调查了解学生就业意愿和就业动态。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目前已发送近500家企业招聘信息、30余条大型招聘会链接,通过筛选将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优质岗位推荐给同学们,结合就业意愿进行匹配,电话跟踪指导就业。
积极协助同学们参加网上双选会。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国高校都在组织线上招聘会、网络双选会。当得知我校于3月19日举办大型网上双选会的消息,第一时间转达给每一位同学,并组织同学们登录个人信息、制作个人简历,并组织同学们共同学习操作指南。同时,也关注其他院校举办的网上双选会的信息,了解参会企业招聘情况,时时推送给未就业的同学参考,为我们毕业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努力争当一名合格的助理辅导员。作为一名助理辅导员,就要主动承担辅导员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更要做好同学们的“领头雁”。特别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时时处处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同学们在特殊时期,做好个人防护,绝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给国家和学校添乱,始终与学校党委、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部保持高度一致。加强自身建设,引导同学们每天锻炼身体、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坚定信心战胜“疫情”。时时关注同学们的思想变化、就业动态,积极引导个别同学端正就业态度,指导难就业的同学选企择岗实现就业。(语言文化学院张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