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青春,守护安全”网络安全大课观后感

来源:职业技术学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09-17

    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之际,在教育部思政司指导下,由腾讯公司、中国大学生在线主办“聚力青春·守护安全”活动,邀请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孙佑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专家——张丹,一起为全国高校师生们打造一堂网络安全课程,提升大家网络安全意识,共筑国家网络安全防线。

    三位专家共同为大家带来这场以“聚力青春,守护安全”为主题的网络安全课程。在这次课堂中,三位专家向各高校的大学生介绍网络安全法,进一步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进行普及。通过结合具体案例为大家讲解校园中网络安全的风险与规避。

    每个公民都有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的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有必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形成文明健康上网的网络行为,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

    孙佑海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网络安全法的基本知识、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对于青年学生应如何争做学习网络安全法,维护网络安全的社会先锋提供了思路。

    首先要加强学习。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要认真学习《网络安全法》,掌握法律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明晰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界限,做依法维护网络安全的践行者,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

    其次,要加入到网络安全法的宣传中来。在学校的安排下,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再次,青年学生在模范遵守法律的同时,要敢于同各类违反网络安全的行为开展斗争。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不负韶华,认真学习网络安全法,坚决维护我国网络安全,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祝鑫老师深度剖析了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对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三个着力点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祝鑫老师谈到:当前把网络安全教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多方面多角度地来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是解决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如何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呢?应该从平时的工作当中抓好以下三个着力点:

    增强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提高同学们的网络信息甄别和自我防范意识是重中之重,做到辨别真伪,防患未然。

    提高同学们的分辨应对能力
    帮助同学们了解事发前的防范措施,事发后的补救手段,做到科学有效的应对。

    丰富我们的教育引导形式
    广泛的选取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事件,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来深度剖析网络风险的类型和特点,通过角色扮演来引导同学们体验各类应对措施,增加同学们的参与度、体验度以及行动转化率。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才能有效降低大学生遭遇网络安全问题的概率,保障同学们的健康成长。

    张丹老师通过讲解现实校园中大学生所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及案例,解析该如何去避免落入陷阱,并提出三点建议:

    一定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
    平时多注意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在和陌生人交往过程中,要学会多方核实对方身份,遇事不要慌张,冷静应对,涉及到钱时一定不能转账。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妥善保管好个人的各类证件,尽量避免到外面打字复印店复印身份证。在网购场景中要到正规的购物平台,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在支付场景中尽量使用流量接入互联网,避免被不明Wi-Fi钓鱼。

    树立健康的金钱观、消费观
    大家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不盲目攀比,不要急功近利,理性适度的消费。遇到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同学和家长,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此次,我们“聚力青春,守护安全”同上一堂网络安全课到此结束了。希望这堂课能够让大家对于网络安全有更多更深的理解与收获。期望同学们能够安全的使用网络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茁壮成长,开创未来!(学生记者:徐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