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新时代的思想光辉照亮青春前行之路。2024年10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组织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师生队伍,踏上了前往曙光朝鲜族民俗村的“行走的思政课”之旅,实现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完美融合。学生们也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民族文化的敬意,在这片充满特色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探索与实践。

望千亩稻田,碧如诗画;乘小火车,稻海前行;赏青瓦白墙,一脉风情……在曙光朝鲜族民俗村,师生们被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蓬勃发展的景象所吸引。传统的朝鲜族建筑错落有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品以及生动的民族历史故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处处展现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
在民俗馆内,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张狂静进行现场教学,给学生们讲述朝鲜族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历史。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朝鲜族的独特魅力,拓宽了视野,增进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刘艳琦发表感言:“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促使大家广泛参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生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这次来到朝鲜族民俗村,我深受震撼。这里的美丽风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学校的小课堂里,我们学习理论知识;而在这里,社会大课堂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通过亲身感受曙光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振兴成果,同学们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的决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的“行走的思政课”,让思政教育真正深入人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通讯员:苗竹鋆
校对:孟祥杰
审核:高芳